包季鸣&崔晓明从对“创新本质的把握”,到对“创新层次的超越”,再到“创新机会的识别”,最后到“创新流程的管理”,我们以哲学的视角看待创新,并总结其中的核心理念:① 开放与封闭;② 成功与失败;③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④ Play to Play or Play to Win。领导创新力修炼的框架成功与失败成功惰性与使命重塑从“成功”的定义来看,以“市场占有率”所定义的成功,都是“一叶障目不见
包季鸣&崔晓明“创新”不仅是艺术的创意行为,也是有序的组织化行为,企业必须建构完善的、不断循环重复的创新流程,才能驱动创新文化与创新组织的构建。由此,在之前三个感悟的基础上,我们优化创新的流程,并进行有效的管理。”领导创新力修炼的框架Prof. Mark Coppersmith在总结了多个“管理”创新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四阶段模型:愿景目标——创新组合——创新发展——执行和商品化。Mark
包季鸣&崔晓明在之前的推送中,我们分别对“创新的本质”、“创新的层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接下来,我们关心的是企业如何识别创新点,如何实现从0到1的创新过程。围绕这一主题,Prof. Peter C. Wilton重点从“客户价值”的角度进行了细致讲解。我们结合华为的案例,从“面向未来”的角度进行了补充,从而构建了“导向客户+面向未来”的两层面创新体系。领导创新力修炼的框架客户导向创新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