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晨钟暮鼓催人急,燕去雁来促我忙。
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
在课堂上,我们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
在课堂外,朗润园里,我们展卷而读,品味老师传递的人生学问。
世界那么大,想去看看时,是一本陈春花教授的《土耳其蓝 希腊蓝》点亮了远方的星空;
人生迷茫时,打开国发院多位教师智慧集结的《改革的方向》,一路阳光;
商场征战时,一部《善战者说》助你指点江山;
强敌环伺之际,《危机自救》帮你杀出重围,柳暗花明;
回首过去,《中国新叙事》伴你重新解读中国故事;
展望未来,《中国2049》,高质量发展路在何方?
《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是由中美两家智库——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联合编写而成。共同探讨了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跨越的困难和必须抓住的机遇。立足中国实际,秉持开放视野,才能加深刻地理解当前的中国,以及把握趋势、做好应对。
内容推荐
《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未来30年,中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将会面临的挑战。分15个主题分别考察了中国经济的不同部门或不同方面可能将经历的转变。作者尝试回答三个问题:什么因素促成了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功?中国经济在进一步崛起的过程中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政府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政策与策略以保障中国平稳地走向世界经济强国?
这15个主题包括:增长收敛,老龄化,绿色经济转型,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公共财政改革,居民消费,产权改革,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市场,创新能力,产业政策,对外开放,经济外交, 技术竞争,以及中国在 金融体系、 经济组织中的角色与地位。
本书适合对中国未来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尤其适合各级政府管理人员、金融机构与企业的政策分析相关从业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姚洋,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院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执行院长,是“金融40人”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杜大伟(David Dollar),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国中心研究员,中国经济及中美经济关系研究领域专家。
黄益平,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金光讲席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从理论“失语”的尴尬境地,转为树立理论自信、构建具有中国主体性的学术话语体系;
突破理论界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局限,即局部问题的实证或政策性研究,关注重大基本理论命题;
使用符合国际规范的学术语言,阐释中国制度、模式和道路;
让中国道路和模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叙事,用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讲中国的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使用符合国际规范的学术语言,阐释中国制度、模式和道路,其主旨是基于多学科的研究视域,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不同的理论维度,来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体制的法理原则、政治基础、经济绩效和治理逻辑。所谓 “中国新叙事”,是试图构建一种创新性的语言,阐述中国特色政治、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使得中国道路和模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叙事,用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讲中国的故事。它在逻辑上涵盖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治国理政智慧,自鸦片战争以来全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体国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现代化国家道路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全面高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同时面向未来,体现着继往开来,为实现“两个百年”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的美好愿景。
作者简介
姚洋,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院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执行院长,是“金融40人”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姚洋教授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本科,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业与应用经济学系,获发展经济学博士学位。2016年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2008、201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一届和第二届浦山国际经济学奖(2008年、2010年)、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2008年);被评为2006年北京大学十佳教师。
席天扬,纽约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经济学。
每一家企业都需要的危机生存法则。因为危机非偶然,或早或晚,或大或小,总会遇到。
数字化时代中国企业组织管理的引领者陈春花教授力作,帮助企业锻造逆境生存的能力!
面对危机,企业的应对方法可以有很多,但其核心还是要依靠企业自救。正确认知危机,做坚定的领导者,开展有效的行动,锐意自我变革……正是这些行动,帮助企业度过危机,成就卓越。
强化企业的“免疫系统”,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茁壮成长”!
内容推荐
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原本繁荣喧嚣的春节瞬间冻结。继而,中国企业面临了一场“生死大考”,每家企业、每位员工都被推上了战场:面对同样的危机,谁能活下去?在企业生命历程的种种危机下,又如何一次次扛过来?
作者基于其20多年的管理研究、两家超大型企业的操盘实践,以及数十家卓越企业的陪伴历程,展现了企业如何通过快速应变的措施实现自救,又如何强化自身的“免疫系统”,以持续应对变化,获得长久的发展。本书分六个部分阐释:
极速认知调整
卓越领导力
四个关键行动
保有现金流
底层逻辑
变革之路
事实上,每一个危机时代,都会涌现出一批成功的企业。它们在其优秀领导者的带领下,经过艰苦的努力,取得了同行无法企及的增长。不管经济是处在繁荣阶段,还是在衰退时期,保持增长都是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
每一家企业都有机会打赢这场战役,每一个人都可以选择成为风雨中的“逆行者”,基于意愿,始于行动,昂首迎接那个属于你们的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
陈春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主讲巨变时代的组织管理。陈春花教授同时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先后出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与贸易学院执行院长。陈春花教授开启管理研究学者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验验证的研究模式,先后出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春花教授致力于中国企业成长模式研究,致力于管理理论与实践价值挖掘研究,先后发表专著22部,一百多篇相关研究论文。
陈春花教授也是在中国高校管理学科教师当中,率先开启企业实证与实测研究的人,这种基于管理学科属性展开研究的尝试,一方面丰富了管理理论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树立了高校管理教师的新形象。陈春花教授所研究的成果也被很多企业引用和借鉴,并直接主持或领导了如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TCL集团、南方航空等大型企业的战略与转型,在企业界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以及影响力。
编辑推荐
聚焦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学家 审视中国发展前景和增长动力
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改革成就和未来发展。本书聚焦改革和开放中的经济问题、发展前景,契合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之一——“改革开放40年”。
北大国发院知名经济学家发力,聚焦中国经济发展。北大国发院知名经济学教授,畅谈包括“一带一路”、GDP增速、中等收入陷阱、高杠杆等国家和人民关心的话题。
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改革成就和未来发展。本书聚焦改革和开放中的经济问题、发展前景,契合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之一——“改革开放40年”。
北大国发院知名经济学家发力,聚焦中国经济发展。北大国发院知名经济学教授,畅谈包括“一带一路”、GDP增速、中等收入陷阱、高杠杆等国家和人民关心的话题。
内容推荐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经了政治、经济、金融、医疗、房地产、制造业等各行各业的巨大变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全面变革。
而这40年的征途仅仅是个开头,面对全球政治局面不明朗、经济萎靡不振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内部的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中国下一步改革往哪个方向走?
中国是否还能保持经济高增速?我们应该进行供给侧改革还是需求侧管理?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哪些条件?高杠杆困境如何破解?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一带一路”的发展前景如何?产业政策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结构是否存在周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聚焦中国全面改革,梳理国家政策,审视新时代下的改革难题,从“逆全球化”危机到“中国奇迹”,从小农经济到中等收入陷阱,从产业结构到经济下行和失衡,全面回答改革、挑战、机遇,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把握未来趋势。
作者简介
林毅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大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
周其仁:北京大学博雅资深教授、北大国发院教授
张维迎:北大国发院教授,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
卢锋:北大国发院金光讲席教授
姚洋: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院长、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执行院长,是“金融40人”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黄益平:北大国发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陈春花: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
杨壮:北大国发院教授、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
卢中原: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汪丁丁:北京大学国发院教授、瑞意高等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徐晋涛: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副院长, 北大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张晓波:北大国发院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
林双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返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赵耀辉: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刘国恩:教育部经济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大经济管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力行:北大国发院教授,长江青年学者
作者自述
一直以来,旅行是我认知世界和认知自我最美的方式。
到陌生之地,因为拘谨,会让自己谨慎;
到梦想之地,因为向往,会让自己喜悦;
谨慎与喜悦,都会敏于自我的局限。
一直以来,历史是我认知世界和认知自我最痛的方式。
历史疏离时,因为距离,会让自己茫然;
历史亲近时,因为熟悉,会让自己警醒;
茫然与警醒,都会觉照自我的渺小。
一直以来,哲学是我认知世界和认知自我最苦的方式。
追问本原时,因为单纯,会知自己浮华;
回归本性时,因为深刻,会知自己无知;
浮华与无知,都会窥见自我的肤浅。
此来“两千年西方文明之旅”,是旅行、是历史、是哲学,亦是最美、最痛、最苦的认知世界和认知自我之旅。
作者简介
陈春花: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主讲巨变时代的组织管理。陈春花教授同时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先后出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与贸易学院执行院长。陈春花教授开启管理研究学者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验验证的研究模式,先后出任山东六和集团总裁、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春花教授致力于中国企业成长模式研究,致力于管理理论与实践价值挖掘研究,先后发表专著22部,一百多篇相关研究论文。
陈春花教授也是在中国高校管理学科教师当中,率先开启企业实证与实测研究的人,这种基于管理学科属性展开研究的尝试,一方面丰富了管理理论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树立了高校管理教师的新形象。陈春花教授所研究的成果也被很多企业引用和借鉴,并直接主持或领导了如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TCL集团、南方航空等大型企业的战略与转型,在企业界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以及影响力。
没有一家企业不需要战略,也没有一家企业不面临竞争。
2020年以来,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加,竞争也随之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何因时因地制定发展战略?如何在激烈而残酷的竞争脱颖而出?中国传统智慧如何帮助企业增长?
作为一部流传2500多年的兵法,《孙子兵法》直到今天依然为世人所推崇,就是因为很少有人对战争与取胜的思考和理解,能像孙子这样透彻与深刻。它从战略的高度,揭示了战争取胜的基本要素和根本原理。换言之,《孙子兵法》是一部关于竞争理论的专著。
用从战争这种残酷的“强竞争”的环境中所总结出来的竞争方法,来审视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的本质,以及竞争中的取胜之道。
那么, 如何更好地从兵法学管理,向战争学竞争?是直接读《孙子兵法》,还是通过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结合,来做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呢?
作为军事学博士与北大国发院的教授,宫玉振教授20多年来研读《孙子兵法》,并与管理学相互验证。他从“学会战略性思考”这一主题入手,打破《孙子兵法》的篇章结构,从中提炼出孙子最核心的12个理念,分别从组织管理的深层基础(五事、七计)、竞争战略的九条原则(全胜、先胜、任势、击虚、诡道、并力、主动、机变、先知”),以及领导力的基本内涵(将道)入手,旁征博引,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完备而系统地阐述了《孙子兵法》之于管理和经营的启发与应用,协助管理者也成为一个“善战者”。
作者简介
宫玉振:
军事学博士,北大国发院管理学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EMBA学术主任。曾任军事科学院战略部副研究员、康奈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著有《管理的历史维度》、《中国战略文化解析》、《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美国陆军领导力手册:在任何情况下实施领导的技能、策略与方法》(译著)等十余部,主持和参与十余项国家和全军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先后获国家图书奖特别奖、军事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一等奖、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优秀教学奖、EMBA优秀教学奖等。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