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北大MBA:从0到1打造企业传播的护城河
首页 > 资讯 > 北大MBA:从0到1打造企业传播的护城河 > 正文
北大MBA:从0到1打造企业传播的护城河
时间: 2022-01-24 00:33:42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1270

数字化时代下,如何让企业品牌的传播更具吸引力?真正的公关是怎样的逻辑?初创企业又该如何运用公关?制定品牌传播策略是否有一套方法论?如何创新创意?7月11日,北大国发院营销传播行业的学生大使、校友带来了线上分享讲座,就“从0到1打造企业传播的护城河”话题展开探讨。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院长、MBA中心主任刘长艳老师进行了开场致辞,她表示,国发院MBA开展了丰富的营销学课程,帮助同学们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营销现象时更加理智与从容。同时,国发院也一直鼓励学生们展示、交流、互动、分享。在北大国发院的PKU-Vlerick MBA和PKU-UCL MBA两个项目中,资深的老师、多元背景的同学、注重扎实研究的教学,不少同学都反馈MBA不仅在学术上,也对人生有很大的启迪。未来虽然瞬息万变,MBA课程可以助力大家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此次参与分享和线上答疑的学生大使和校友主要有:

孟杉,2019级北大-Vlerick MBA在职班学生,某高科技创业平台总裁助理,前霍夫曼公关客户副总监

母丹,2018级北大-UCL MBA在职班学生,Amazon, Global Video Producer

任翀,2015级北大-Vlerick MBA在职班校友,北京智尚丽合顾问咨询创始人

王英,2019级北大-UCL MBA在职班学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导

张星璐,2019级北大-Vlerick MBA在职班学生,旷视科技品牌公关总经理

 

孟杉:快速变革的时代,如何通过公关手段打造企业品牌的护城河

你眼中的公关人是什么样子的?常年围绕酒桌,还是走路带风,中英文夹杂,24小时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实际上随着时代变化,“公关”并不是停在过去刻板印象里的样子。MBA学生大使孟杉以此开场,并就过去工作的经验心得,首先从理论和学术层面解释了市场、广告、公关、品牌的概念,并指出了“市场”与“公关”的区别。同时,她也给出了公关(PR)的定义,即通过不同传播手段在不同渠道上建立、维护并且增强所有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在公众中建立品牌和产品的认知。此外,舆情管理、公共政策的解读、企业声誉评估、内容撰写等等,也属于公关的工作范围。

 

基于多年公关工作经验,孟杉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她详细介绍了品牌传播策略(PR Plan)制定的几个步骤:1. 传播策略,用以辅助公司战略发展;2. 搭建信息体系,即Message House,这是一切传播信息工作的本源;3. 建立媒体矩阵,不仅包括传统媒体,也包括现在的社交媒体等,矩阵要有分级和侧重;4. 防御机制,一旦企业发生危机时能够快速回应处理,更需要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并进行处理;5. 规划排期,比如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纪念日,品牌如何在热点时节有信息释放;6. 结果衡量。

那么作为一名公关人,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和能力呢?孟杉总结了三点,Storytelling(讲故事的能力,让公众恰到好处地接受),Relationships(关系维护,本质是价值与利益的交换),Creativity(内容&方式创意)。在这之中,Storytelling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品质。接下来,孟杉展示了一个“元素周期表”,这里面每一个元素都代表着讲故事的小技巧,比如有个人的观点、视觉性、戏剧化等等。同时,故事也是有节奏的,任何一篇稿子或故事往往先是制造一个情节,通过矛盾推进,达到顶峰时给出解决办法,最后拉入尾声。


前面提到的搭建信息体系,即“Message House”,孟杉重点就此部分内容进行了分享。她指出,Message是一个观点,用来告知或改变公众的认知,公司内部每个部门都需要达成一致,是对外传播的核心信息。接下来,孟杉展示了最基础的Message House模型,并介绍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即Corporate Message、Brand Message和Product Message的架构。那么,如何运用呢?在下面的图示中,比如以“品质”为全年传播关键词,就可以从“品质”出发找到相应的故事,可以采访工匠师傅,或者拍摄纪录片展示从选料到工艺的不一样,或者改成广告、活动、文章等等,但是所有的中心思想都是从这个模型中提炼出来的。

 

孟杉强调,在构建Message House时,务必记得:一切传播都是为了生意服务的,我们必须要考虑受众是谁,客户真正的诉求是什么。 

最后,孟杉就职业经历分享了几点建议。她说,强大的写作能力、对政策敏感、有想象力、持久学习的能力、演讲能力等都是一个市场公关人员很需要的品质,但是正确的服务意识也很重要。“在MBA一个很大的收获是,公关需要发挥真正的价值,尤其作为乙方,并不是要跟着对方走,而是对方需要你专业的意见,这才是他找你的意义。服务客户并不卑微,当你是一个专业的乙方时,平等对话展现你的能力与价值,你是会得到客户真正的尊重。”想要更长远的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搭建护城河,而正是在BiMBA学习的过程中,孟杉开始逐渐接触商业的本质,跳出原有的圈子,不断寻找到更广阔的天地。

 

母丹:AI——打破创意边界的墙

在第二部分,MBA学生大使母丹带来了关于创意的分享,她表示,过去传统时代视频制作受到技术限制,影视行业大约在2010年前后才迈入纯数字化时代,全流程数字化完全颠覆了整个行业的制作流程、叙述方式等等,带来了更多创新与创意。


母丹用实际的案例为我们讲解了技术给创意带来的一些突破。首先是打破了现实与非现实的边界。母丹展示了一支Kindle宣传视频,这里面仅有两个镜头是真实拍摄的,其他均为3D合成,这为视频制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方面,视频实拍成本很高,无论场景还是人力,3D合成极大节省了费用支出;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视频拍摄的不确定性,因为过去的拍摄往往受天气、光线很大影响;此外,制作完成的片子还可以不断复用,只需要微调就可以适用于不同国家/城市的分公司,节约了复拍成本。技术的进步使得想象力不再受限,打破传统与现代的边界,从宏观到微观,我们所想象的东西完全可以用数字化的方式展现,叙事和表达所受束缚越来越少。


事实上,我们也处在AI世界,AI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视频制作的成本,提高了产能,节约了成本。过去实景与虚拟场景的拼接可能需要两天甚至一个星期,复杂场景可能要三个月甚至半年,目前的一些研究成果则大大缩短了这些制作时间。

 

利用算法抠图效果展示——可以快速完成并且细节精确到头发丝

在分享最后,母丹也谈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想法。一是意识形态的转化,随着技术的发展,行业从业者会有是否被替代、失业的担忧。但其实,技术的意义是把“人”的作用不断向前推,比如平面设计师转做3D,3D转到建模,人是被不断促进和提高技能的过程,也是观念转变的过程。第二,技术与艺术的边界在逐渐模糊化,比如目前我们在配备设计师时会考核其是否有技术的才能,未来“技术”与“艺术”是需要不断融合的。第三,“后浪”对于创意制作的领域,后浪其实是“永远不会变老的人工智能”。只有更好地驾驭人工智能,才能让它为你服务,让你在工作中更好发展。 

 

任翀:初创企业公关小白之疑惑篇

北大国发院MBA2015级在职班的校友任翀,曾在搜狐、奥美、万达等工作,后来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主要为初创企业进行品牌营销策划服务。就初创企业在公关方面的问题,任翀提出了三个大家经常碰到的困惑,这也是很多公关从业者会遇到的问题。

1

 

以获客效果要求公关的工作就是无理取闹?

任翀认为不完全是。虽然不能以获客完全要求公关的工作,但的确公关是初创企业营销获客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公关的作用有三个:品牌前置化,氛围造势,放量营销时的声量。


品牌前置:消费者的四个阶段是无差别广众、潜在消费者、目标消费者、已成交消费者,现在我们需要在“无差别广众”阶段就激发用户了解及使用的意愿,希望他们知晓某一类服务或产品,这就是品牌前置。

氛围造势:通常来讲用户对某一产品有兴趣往往是“听某人说”,然后他会到网上进行搜索,就会看到更多的信息。听说这样的信息就是因为“氛围造势”(有趣的视频、文字等),即让更多人讨论你的话题,这样流量就会多;而每一次搜索的内容,也是之前公关所做的工作,工作越到位,转化就会越快。


放量营销时的声量:与市场工作搭配,PR进行造势,比如在活动前预热,在活动中也要配合过程不断进行二次传播。

2

 

公司太早期,没得可写怎么办?

首先是“写什么”的问题,需要传递公司的品牌信息点。公关就是通过第三方来说明品牌或者产品好,可以是媒体、网红、客户等等,针对不同的群体所要展现的侧面和重点是不一样的。比如针对医疗行业的AI产品,对广众媒体讲故事,要强调价值,对医院潜在买家要强调功能,对政府要强调区域诊疗及数据价值等等,需要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拆解。


那么,“怎么写”呢?可以通过舆情监控学竞争对手的公关策略,监测维度包括竞争对手品牌,痛点(功能),解决方案,热点话题。目的是,找到哪些平台在讨论,什么人在讨论,讨论的关注点和方式;了解竞争对手的传播方式;最后找到一个合理的传播方式。切忌大水漫灌,不同层面应深浅不同。

3

 

没钱,媒体就不会跟你做朋友?

任翀为我们提供了换位思考的角度,作为媒体方,大部分记者都是抱有一定情怀来从事这份工作,而他们的KPI是更多优质稿件,大部分并不是所谓的“为钱至上”。所以在这时,需要创造条件,帮助媒体方更好地完成原创。


任翀建议,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召开小型媒体沟通会来精准维护媒体关系。时间可以控制在3个小时内,人数也不宜过多,10人左右即可,在选取媒体时应该慎重考虑,有可能的话进行一些提前沟通,关注这些媒体对哪些信息点感兴趣,以此来完善新闻稿件的内容。任翀为我们展示,在过去的案例中,即使只邀请了10家媒体,但由于其中1家对通稿进行了重新编写,发表原创文章之后又被数家媒体转载,形成了很好的效应。这就是用少量的钱来形成更多的影响。


博雅汇MBA,专注
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