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北大MBA:跨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探索:选择BiMBA赋能文化产业
首页 > 资讯 > 北大MBA:跨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探索:选择BiMBA赋能文化产业 > 正文
北大MBA:跨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探索:选择BiMBA赋能文化产业
时间: 2022-01-23 14:23:03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952

北大国发院MBA学生大使介绍:李婧,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9级北大-UCL MBA项目在职班学生。本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大学媒体艺术与研究学院(全额奖学金)。来BiMBA之前有十年表演艺术行业制作及剧院管理经验。曾经牵头音乐剧《妈妈咪呀!》等国际音乐剧的版权合作及中文化制作,参与《剧院魅影》、《长靴皇后》等多部原版音乐剧巡演引进,以及多项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组织,也曾参与中国音乐剧产业化尝试及产业标准的建立。2015年起参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开业,负责内容规划及运营。李婧目前就职于阿里文娱,负责剧院内容开发。

 

李婧回忆,自己好像一直在做新的事情。记得2010年刚开始在国内做音乐剧的时候,找到能达到版权方要求的唱跳演全能演员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那时候做了大量的挖掘、沟通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工作。因为没有先例,李婧的工作里总是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


做北京第一家音乐剧剧场

2009年底,李婧回国后加入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担任项目经理。当时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正在筹备建立中国第一家音乐剧产业公司,通过与国外音乐剧版权合作,开启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由于需要与外方进行大量沟通,刚从国外回来的李婧以良好的英语能力一脚“踏入”音乐剧的领域,一做就是十年。那时候国内刚刚开始按照国际标准制作音乐剧,李婧从最初的沟通逐渐深入到相对专业的项目管理、制作管理、剧团管理和版权管理等环节的工作,几年时间积累了宝贵的音乐剧制作与运营经验。“当时就有种信念,觉得一定能做到,所以我一直保持遇到问题克服问题的状态,在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也给自己积累了信心。”  


李婧在比较懵懂的时候就对少数民族和多元文化充满兴趣,这或许为她日后进入文化产业埋下了种子。本科进入北外读新闻专业,就像冥冥中有着指引。一直以来对文化的兴趣,对于人的表达和个体故事的关注,让后来的李婧坚定地选择了跨文化传播专业,并自此走上文化艺术行业之路。


2014年底,正在建设中的天桥艺术中心定位要做北京第一家音乐剧剧场,李婧选择加入这里。从音乐剧制作到从零开始运营一个新的剧场,李婧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又一次开拓性考验。剧场业务让她的工作方向从关注一个戏的诞生,变为关注让观众看到很多好作品。第一年时,李婧和同事就做了600多场演出,合作的艺术团体有200多家。对李婧来说,在艺术中心的这几年广泛与同行的合作,启发了她对于行业更多的思考,是成长,也是拓宽眼界的历练。李婧总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赶上了很多契机,让她能够有机会不断学习新的东西。


选择MBA,探索商业赋能文化产业之道

在我国,文化艺术行业虽然历史悠久,但它的市场化历程仅起步于2005年的文化体制改革。这15年伴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媒介、社交方式、观众喜好日新月异。在工作中,李婧时常感到跟不上观众的变化,如何吸引观众持续走进剧院,如何用先进的经营模式滋养更多优秀作品,也是全世界艺术经营者共同面临的问题。利用先进的管理和经济知识赋能文化艺术行业,是李婧选择读MBA的初衷。

 

BiMBA是李婧唯一申请的MBA项目。一方面,她看重BiMBA的国际化,相信在此会遇到志同道合的老师与同学。此外,当前的文化艺术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发展初期,李婧希望借助国发院的平台,与权威的专家学者探讨文化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及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北大国发院兼容并包、致学格政的学术理念是对商业最好的注解,也是BiMBA与其他商学院最大的不同之处。在朗润园读书,我所感受到的林毅夫教授口中的‘BiMBA灵魂’,是心怀对国家和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对个人、对社会、对世界的尊重。”李婧说。这也恰恰是她的理想,希望尽自己所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数据化思路助力工作实践

李婧坦言在艺术行业常常是凭经验做事,但随着互联网深入生活,观众的喜好和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难以用经验判断。“其实,我们很需要数字手段帮助决策。” 


BiMBA的学习中,李婧最大的感受就是忙碌并快乐着。学习方面,不论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辅助市场决策,还是结合实践的财务课、具有各种应用场景的统计学,都打开了她对经营决策理解的另一扇门。组织行为管理和领导力等课程更是教会了她如何深入了解自己,以及如何更好地与环境互动。“这里我想提一下Deng Yiting老师的市场营销课程以及Sean Chen老师的统计学课程。两门课程让我跨越了对数字的恐惧,同时为数据的抓取和分析解读提供了方法依据,这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

 

国发院MBA的课程,给了她新的思路。抛开纯艺术作品,商业化的文化产品需要了解观众和市场需求,科学的调研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数据分析,能够为内容的开发、营销提供依据。


今年4月,李婧入职阿里文娱,负责剧场内容开发。在这个互联网与艺术行业结合的平台,李婧感到BiMBA的学习帮助自己迅速熟悉新业务环境。“BiMBA帮我打开了一扇门,不仅是最新的管理知识,更是不断刷新认知的状态。


珍贵的同学之情尽显BiMBA魅力

在收获知识、见解、思考的同时,BiMBA也让李婧收获了珍贵的同学友谊。从开学的团建、到一次次小组作业追赶Deadline、到启承乐队的组建和两次演出、到参与组织国发大文娱行业群的活动,李婧说自己有幸与优秀的同学们交流学习,也培养出了“战斗”友谊。在开学Welcome Party后,本来是抱着“打杂”心态去帮忙张罗组建乐队的李婧,没想到被大家的热情深深感染。“好像真的回到学生时代,大家积极地讨论、献计献策,深厚的情谊打动了我。我想一定要完成大家登台的心愿,这是我最大的动力。”对李婧来说,这是在国发院一个难忘的开始,尽管排练时间很有限,但每次登台都光芒四射。 

 

“大文娱行业群”是李婧与班级里两名同学一起创建的,最初只在同年级,后来队伍越来越壮大。李婧说,国发院的同学和校友中有很多文娱行业的,组建群的初衷是希望能将大家聚集起来,增进彼此交流,搭建资源共享的平台。今年1月,文娱群筹备了第一场沙龙分享,以“抱团越冬,未来已来”为主题,进行了年底盘点和行业展望。未来,李婧希望在这个群里能激发更多更垂直的行业交流 ,以期对大家的职业发展有所帮助。            

李婧很享受在一次次小组作业中与优秀的同学们一起“升级打怪”。“每个同学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总是能带给我启发。”李婧说。


未来,李婧希望能够制作出更多优秀的中国原创故事,希望能让观众看到更多当代经典作品。另外,她说:“世界对中国的艺术认知仍然十分有限,希望未来有更多好的原创作品,不仅能受到国内观众的喜爱,也能受到国际观众的欢迎。”

博雅汇MBA,专注
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