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与“X计划”的偶遇与传承 在2013年大四即将毕业之际,在QQ群看到关于北大光华MBA“X计划”的案例分析比赛宣传。心中一动,便顺理成章的报名参赛。最终,我在36小时的决赛激战中获得全国冠军,也因此获得了预录取资格和奖学金。内心一直很感谢在群里分享信息的第一届“X计划”学长,在2017年入学后,亦有学弟找到我咨询“X计划”比赛事宜。于是,带着传承的想法,我毫无保留跟他分享了比赛的经验,帮助他顺利拿到北大光华MBA的录取通知书。 02 X计划带我“飞”得更高 关键词1:国际化 在2013年填报志愿时,我选择了国际班。当时的想法是:随着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民族企业走出去的脚步会逐渐加快,作为未来的商业管理人员,国际化视野和对国际文化的了解必不可少。 2017国际班共有42名同学,来自16个国家。从课堂上的问答交流、私下的轰趴聚会,到运动出游,都给我带来了很多触动。和同学们交流犹如打开了一张世界地图,鲜活的故事和多元文化立即呈现在我面前。我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心态更为包容,逐渐理解了不同国籍背后的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 来自美国的Scott是个很棒的摇滚乐手,在课堂中乐于表达个人见解;来自新加坡的浩林,曾是高盛的技术人才,我从她身上看到了新加坡专业的职场人士身影;来自日本的Tomoko,出身音乐世家,一直谦虚礼貌待人,学习态度认真而严谨;来自津巴布韦的Takunda,让我看到一个从通货膨胀危机走出来的乐观自信聪明的非洲少年。 大家有很多不同之处,又该如何建立合作呢?在3个月整合实践咨询项目中,我作为队长带领来自6个国家的同学,帮助辉瑞中国完成AI医疗教育创新方案构想和设计。通过实践总结下来的答案是:建立信任,尊重彼此的时间安排,共同赢取荣耀,这三个要素是团队合作的基础。 另外,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国际名校交流的机会。例如,与沃顿商学院的联合课程及企业参观,让我领略了顶级名校学生的睿智及风采;在以色列第一学府希伯来大学开展的一周交换课程,让我更近距离与当地知名教授、企业家接触,探索他们创新创业之源。 北大光华金融系刘晓蕾教授的公司财务课,提纲挈领地带我们学习公司财务治理。美国教授道格拉斯在课程中提供了一个环境让同学们自定假设,并摸索独特的答案,还让同学轮流体验辩论、裁判的角色对案例进行学习,既有趣又能让大家更深入理解案例。在校友导师计划中,我有幸成为王志东导师(原新浪的创始人)的学生,他豁达、激情创业的人生态度也深深影响了我。从学术到实践,光华MBA给予我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X计划,提前为优秀学子发放了一张进入北大光华MBA项目的通行证,让我更早、更充分、更全面的做好了进入北大光华的准备。在读期间,光华为我提供了更高更广的平台,助力我不断成长。 我相信, “X Girl”是一个荣誉徽章,它将不断敦促我去努力突破,成就自我。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