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北大光华MBA:你收到一条决战MBA联考的佛脚
首页 > 资讯 > 北大光华MBA:你收到一条决战MBA联考的佛脚> 正文
北大光华MBA:你收到一条决战MBA联考的佛脚
时间: 2022-01-20 15:38:12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886

1 MBA联考是通过类考试

作为一个总分300分,但A类分数线只有160-170的考试,这意味着,你只要确保联考获得54%-57%的分数就有机会。注意,这并不是选拔性的掐尖考试,能通过就行。


2 高分不重要,效率为王

通过意味着不需要高分(个别大佬就当我没说),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多分数,得分效率才最重要。


3 战略藐视,战术重视

毛爷爷1948年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写道:当着我们正确地指出在全体上,在战略上,应当轻视敌人的时候,却决不可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也轻视敌人。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著名口号: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有了以上分析,我发现:

只要超过180分(这对正常考试才到及格线)就能通过考试!

战略藐视,足够了。






如何复习?


以下内容是我对自己的分析,方法聊供参考。

作为一个坚定经济学帝国主义思想的拥趸,我此时屏气凝神,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优劣势,给自己提出3个问题:


面对考试:

1 你的优势是什么?

2 你的劣势是什么?

3 哪些短期恶补能见效?哪些不行?


Why是这三个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也就是自身相对强的地方。比较优势能使我们在市场中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要注意,这个比较优势是自己和自己比,不是非要比别人强不可。所以面对考试,弄清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对症下药,科学备考。    




根据自己的情况,我有了如下回答:


优势

写作:作为一名记者,写作功底有一定优势

英语:日常运用极少,但没有完全还给老师,正宗Chinglish,笔试OK


劣势

数学:打小噩梦,上大学以后近十年没用过,目测只有初中水平?

逻辑:之前完全没接触,做题基本靠直觉(cai),不知道在考什么


so,恶补哪些能见效?哪些不行?

作文:明白写法,但对考试写作要求了解不足,只要get要求就能高效得分

英语:题型熟悉可控,但对翻译及写作要点不熟,阅读还需熟悉出题点

逻辑:没有体系建构,从01的知识积累相对容易,掌握思维方式可快速得分

数学:能回忆起部分公式和解题方法,中等难度题目尚可完成,计算弱,不能与复杂高难相周旋。


好了,再多的分析也只是纸上谈兵,绝知此事还是要躬行。


当你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什么是最好的复习材料?对,真题。我动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严格遵守考试的时间和要求,用过往真题给自己来了一次模拟考试。




那次模拟成绩多少,只能说惨不忍睹。以那个水平,绝对不可能进光华。不过,这遍模考的作用,主要也是熟悉题型和考试形式,结果好赖并不重要。




模考复盘


自我模拟之后的复盘相当重要,这也是保佑我最后低空飞过的重要奠基。通过模考复盘,结合上述优劣势和改进措施分析,我发现:



1 考试拼的是每分钟的平均收益


要根据自己的擅长分配时间,同时结合分值。拿综合举例,180分钟共计300分的卷子,每分钟平均收益最高300/1801.67分。那做什么能尽可能让每1分钟收益无限趋近1.67呢?答案只有一个,做你擅长的。


我的分析是,综合科目的写作是我得分收益最高的科目,加上我的写字速度贼拉快,接近1.67的可能性是最高的。所以,我选择综合科里先写作文,并将时间严格控制在1小时之内。综合考试的前50分钟,我完成了2篇作文。最后作文单项42分,每分钟得分42/50=0.84,作文单项得分率42/65≈64.6%。而统计结果显示,考生平均作文成绩是22分左右。



2 分数落袋为安


任何一门考试最终看的都是得分。题目看上去会,但是分拿不着,只能说你很努力了,欢迎下次再来。只有确定能拿分的,才叫真的会,否则都是0。所以请仔细量自己的优势,能否转化成卷面分数。钱和台球是落袋为安,分数同理,只有得到才算有效,在脑子里yy自己会,毛用没有。


此言有点刺耳,不过这的确是事实请你别打我。


3 题目重新排列组合


日常复习时总爱把不懂的东西钻研清楚,但在考试中,往往就是那些不会做又在骚动,费劲半天最终胡乱选了一个选项的题目得不偿失:既不捞分,又耽误时间。于我本人,这一点在数学中尤为明显。所以在最后复习中,我选择放弃题海战术,回归对公式的记忆和基础题目的夯实。选择重点内容看,是必须且唯一能做的事情。


复习可以钻研和延展,但是考试讲效率。不能恋战,不会的马上放弃!考试不只考知识,还有进退取舍,其实这跟MBA要学习的、甚至在生活中面对的所有事情都有类似,以小见大,一叶知秋。



我庆幸自己在正式考场上严格遵守了这条准则。

第一遍做题,把会做的题都全部做完,第一反应不会的题马上跳过,保证以最充分的时间、最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最有可能得分的题目,这是面对不擅长题目的最优策略。

第二遍回头审视,开始处理模棱两可的题目。

第三遍,我才处理那些抓耳挠腮题。



看似时间紧张的3hrs综合考试,其实是一个从优势到次优势、再到劣势的拆解过程,试卷的题目顺序只起编号作用。你拿到卷子以后要尽快评估衡量,得出属于自己的排列组合。


4 看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不要关注沉没成本


成本,就是你能够放弃的最大代价,其中又分为边际成本和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就是打了水漂,浪费了的成本;边际成本就是未来继续付出,还能带来收益的成本。

考试中那些写完了没有修改空间的文字题,就是沉没成本,所以那些主观题,写的时候用点脑子,完了就不要再回顾。保持卷面整洁,最终给阅卷老师的first impression会更好。


那些能够带来更大边际收益的题目,特别是那些边际收益远远大于边际成本的题目与方法,才是我们在考试中关注的重点。审题不要急,争取一遍读懂题意,不做回读;选择最熟悉的计算和推导方式,不贸然在考场上尝试新的思路等等。讲道理,这都是看似拖慢了节奏,实际却更省时间的处理方式。


永远向前看,向未来看,不留恋沉没成本。




心态,是制胜的法宝


除了一系列理性分析,我们不能忘记一点,那就是心态!一定要坚信自己能够通过考试,进入梦想中的学校,和你期待的那群人成为同学,甚至一生的朋友。积极的心态会让你在绝境中看到曙光,激发创造力,超常发挥。


把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间段内,这样就能够拿到试卷就尽可能第一时间进入状态。不要让自己在考试前有太大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的变化,考试时处在心理上的comfort zone当中,是极为重要的。


Tips

此外如果有条件,住在考场旁边,或者车程不太远的地方,避免考试日起床气影响心情;提前踩点,避免当日慌乱,都是制胜秘诀。




写了这么多备考,其实,应该更深刻地思考一点,那就是: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精力考MBA,特别是光华MBA


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的脑海中闪现出最近网红经济学家的薛兆丰的一句名言:改造世界观,是经济学的强项。我想套用这句话,来做这个问题的答案:


重塑价值观,是光华的真正意义。


这句话听起来比较形而上学,你或许觉得我有美化的嫌疑——


——谁不知道,商学院是用来结交人脉,升职加薪,跳槽找机会的呢!

——干嘛要立这么看起来高大上,但是极不接地气的flag呢?

——说这个,你实现了么?为什么不来点实际的!


的确,结交人脉、升职加薪、跳槽机会,是商学院比一般院校更具优势的地方:特别是在光华。这里有过五关斩六将、优中选优最后胜出的精英;这里全球顶尖教授传授的最前沿知识让你在职场中更具优势;这里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最顶尖的公司与组织投来的橄榄枝……


但是,作为一个读书前后还在同一个单位,也不太容易换个环境的人,我并不觉得自己浪费与错过了太多看上去实际收益


在我看来,以上那些不能成为来光华的目的,而只是这里带来的福利,是法与术的层面。而在心与道的层面,经过这两年的光华时间,价值观的重塑,是我最大的收获。


是的,重塑价值观。


What’s 价值观?

引用杨壮教授所译《量子领导者》当中的一个观点,它让飘在空中的价值观,切实转化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


我们每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都是价值驱动。价值观就是,面对事情时,每个人行动的动机+选择的排序


面对考MBA,考光华MBA,价值观中行动的动机是什么呢?

我想和太多人一样,从小就对照片中的北大西门充满期待。默默想下,北京大学那四个字,对我的吸引力,从记事起开始算,应该远远超过二十年。




那并非只是个梦想,我也曾努力过,想更早地成为北大的一员。无论是高考的努力,还是在本科之后想去读CCER双学位,对北大的向往心存已久,但阴差阳错的选择,实际存在的差距,使我距离那座三开朱漆宫门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直到光华MBA,让我在工作之后、看似无法再有机会的时候,给了我实现梦想的机会。


感谢光华,为我打开了踏入北大殿堂的大门。


通过考试,两年光华时间,价值观中选择的排序又是如何呢?

我想先用自己对光华slogan的理解抛砖引玉,试探这个关于价值观与选择问题的答案。


因思想,而光华


《量子领导者》当中讲到,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T”型人,也就是有一个专业方向、外加广博知识面已经不够用了,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对冲思维,形象地说,就像圆周率“π”的形状一样,掌握两个互相对立却也互相补充的专业,外加广博的知识面,才更可能在这个复杂、不确定、多元的时代,更从容地度过每一天。

在我看来,在光华度过的每一天,都是书中所述“π型对冲人的最好养成日记

最精彩的专业课程,让我以最快速度弥补自己与商业之间的距离;
从厉以宁先生到楼宇烈先生,从许智宏教授到饶毅教授,哲学艺术、数理科技无不包括,大师讲座灿若星河,每一次都是精神升华;
跨界组合的每一个前沿案例,更是丰富着我的视野与见识,让我从一个个侧面知道这世界最前沿的理论观念与最新奇的变化。

对记者这份职业,我很自豪,它教会了我如何倾听,更要乐于分享;对光华这段学习,我更骄傲,它教会我用更多元化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董小姐的异度空间ID:dongbinpku)中,我书写着这些感受,我也开辟了一个新的系列——“为你用文字画像(放个原文链接),希望用文字白描勾勒每个人的高光时刻,探究并传递人生智慧,也让思想光芒照耀到更广范围的人群。


创造管理知识

这里有最强大的师资,无论是经济、金融,还是营销、战略、领导力,我从每一门精品课程当中汲取着各位名师传递的思想精华。


管理,首先是管好自己,一个人,首先就是一家创业公司。

每一位名师,都在言传身教,如何管理这家叫自己的创业公司。

此外,他们每个人,无论年龄、资历、经历,从教学中传承与接力的,

是不变的兼容并包,平等博爱


这样的师资与学识,怎能不让你重塑价值观


还并不止这些。


培养商界领袖

人生的高度,取决于你与谁同行。在光华与你同行的,不仅是一群优秀的行业精英,他们更是这世界最可爱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带给我一次又一次惊喜。

虽然学习强度和知识密度很高,但是我们组团打怪升级,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同学们彼此的帮助,是让我在忙碌工作之余,把课程一点点读下来的重要支撑。

所以,珍惜你身边与你并肩的人,未来的学习之路,他们同样不可或缺。


推动社会进步

学习并不是在光华,乃至在北大的全部。我们不仅是光华管理学院,还是光华表演学院光华体育学院”……

和同学们之间每一次的倾心交流,都是受益匪浅的学习:

三年前的一个课间,学校里刚开始出现ofoMobike,我们就在午餐时就一起讨论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话题。可能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答案,但经过时间的检验,那次在各种经历背景交织下的讨论,依旧有着实用性与深刻意义;



每每遇到各种行业的新业态与新玩法,同学群里总能热烈讨论,多元化的观点与信息汇总,总能激发我在工作中的新思考。


不用闭门造车,在光华,兼听则明。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久与之化矣。

——《孔子家语·六本》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里,为我开眼看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这里,我再一次update自己的认知与思维模型,重塑价值观。


或许从生活层面,收入与职位,于我个人没有太多改变,但正如那句名言所说,你虽不能延展生命的长度,但你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经历光华时间,从学识到见识,我能自豪且骄傲地说,相比之前,我更能体会《易经》中对君子之行安静、方正、包容而不排斥的要求。

经济学改造世界观,光华重塑价值观。


我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你也能来这里体会价值观重塑带来的又一次认知跃升。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