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zeng哥,不挂科,信zeng哥,得永生”,曾几何时,光华2014MBA中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段子。这自然是同学们抬举谬赞,而我,一个摩羯座的工科男,一不小心成了所谓的光华“名人”,再想要低调,已经来不及了。 我02年在中南大学本科毕业后继续就读计算机硕士,04年到05年在南京华为扎实当了一回码农,为中移动编写彩信网关,随后加入诺基亚西门子,之后开始了我长达五年的中东生活,其中包括三年的自由职业(创业)生涯。 原始积累的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在那段至今仍然令我记忆犹新的经商岁月里,我经历过雪灾,冰冻,地震,枪战,爆炸,欺骗,毁约,更不用说无数个夜以继日的工作辛劳。2007年,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遇刺,与我居住的公寓只有几墙之隔;2009年,伊斯兰堡一家意大利餐馆被炸,我就在旁边的泰国餐馆用餐,巨大的声响震耳欲聋;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看似遥远的一件事情,却冷不防给了我一记重击。上午打过去钱款,下午英国的中介公司就宣布破产,追讨长路漫漫,一笔就损失了几十万元。2011年本拉登被击毙,地点公布后才知道,我曾经和他只有国贸到中关村的距离。 然而这样的生活依然精彩。经过努力,在被印度,巴基斯坦,印尼人垄断的ICT全球自由职业市场中,我头一次为中国人赢得了一席之地,弥补了高端市场的空缺,同时我也收获了友谊,信任,自信,新语言技能和些许财富。回国之后,我只有一个念头,我想吃猪肉,我恨肯德基。无论如何,中东(巴基斯坦,阿联酋)的工作生活,让我成长,把我彻头彻尾的从学生蜕变为职业人,也重新塑造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 回国后的我在外企继续从事IT管理工作。2012年新的一轮移动互联网浪潮来袭,我太太决定离开传统媒体,做一家网络科技新媒体(钛媒体)。于是我便和她一起开始搭建原型,开始了新媒体的创业之路。如今的钛媒体已经有近百家合作伙伴,数千作者,覆盖数百万用户。在关注新媒体的同时,我自己创立了IT人的职场社区,以自媒体的方式进行传播。目前在自媒体传播运营,社会化营销,移动社交,创业投资等方面,我仍然在不断的学习和尝试。创业是不变的主题,我,在路上。 如果说之前的两段从业经历让我成长,那么进入光华MBA,给我不折腾会die的人生再一次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第一批预录取,我较早的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这个慢慢聚集的群体,促成了今天的华兴社。我和同学们一起,办大聚会,认亲会,建兴趣群,活动群,亲子活动,各地旅行,写文章,录语音,拍电影,举办创享汇等等,让同学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亲密,一路走来交到了很多贴心的朋友,学到了太多各行各业的知识经验。大家都戏称,我们把一个两年制的MBA,活生生玩出了三年。然而,如果真的要把这段时间的感悟做一个总结,唯有两个词或许可以诠释一二。 光荣。一切荣耀归于光华。入学后,幸福来得太突然,在学院这个大平台之上,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进入P2班,担任班长,每天和一群打满鸡血,斗志昂扬的A型血战友们谈学习,谈创业,讨论项目到深夜,虽然五行严重缺觉,却仍然深感充实和自信。除了学习,创业过程中,我也获得了来自校友的支持,来自老师的帮助,来自同学的关心,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而我也尽我所能将温暖传递给其他兄弟姐妹。“我来自北大,我是光华人”,打上这样的标签,我万分自豪。 梦想。光华人的梦想来源于博大的情怀。扎克伯格前几天在中国的演讲中说,最好的公司都不是因为创始人想要创业而被创立的,而是因为创始人想要改变世界。我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似乎也都有自己的情怀和梦想。当然,我也有。我希望能尽我所能把14级的小伙伴们聚集在一起,不论现在分在哪个班级,更不论将来毕业与否,都能够始终如一,团结如手足,互助如兄弟。这或许就是我创办华兴社,并且热衷于各项社会事务的初衷吧。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来到光华,和同学们在一起,我很幸福。 感谢光华,我是一名行走在路上的创业者,一路有你,不孤独。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