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教育面临的挑战 嵌入性这一概念是波兰尼在《巨变》这本书中提到的重要概念,波兰尼认为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是嵌入在社会的家庭,宗教,政治,制度当中的。因此,经济行为和经济系统会受到这一系列制度的限制和影响。这种现实中的嵌入和链接的特征,要求研究经济和商业现象的研究者和教育者也要采取一种包容和全面的视角,将其放在更大的体系当中去审视。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商学教育在飞速发展,超过一万三千家商学院应运而生。在这一过程中,商学院这一组织形式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在商学院中,学科不断细分,专业的杂志和研究协会帮助专业人士构建了学术认同;各种教育联盟机构用一套套复杂的指标体系不断地测量着商学院在各个方面达标的情况。这一系列的努力,使得商学教育能够标准化,统一化,便于复制和推广。但是这些努力,也使得商学教育不断地制度化。组织理论家认为,制度化是一类组织自我行动逻辑的产生过程。接受和遵循这些逻辑的行动者不再质疑其合法性,而是简单地服从。 在制度化的至高阶段,组织产出的成果和组织的初心往往背离,推动这一系列变革的初心常常被遗忘,一系列关于商学院推动社会变革的迷思,一系列仪式性的展示,就成为机构对外证明合法性的重要方式。 这一系列使命和结果脱离的解耦的操作,虽然可以帮助组织暂时摆脱外界的质疑和压力,获得合法性。然而,在新技术带来的管理变革面前,在各种创新性教育机构和方式不断涌现的今天。传统的教育正在受到严峻挑战,而作为从业者,我们也许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体系,了解商学教育服务的学生,以及所涉及的一系列利益相关方的真实诉求。 为了了解MBA学生的真实需求,今年年初,我们对2018年申请人中的5800人填写247万字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大家围绕着为何要读MBA进行了陈述。我们看到MBA学生们有现实的考量和追求:跳槽,创业,转型,升职,而我们的申请人并不只是单向度的人,或者完全的功利主义驱动。他们也有理想,也向往着诗和远方。寻找理念,追求人文精神,提升格局,追求情怀,和圆一个儿时就有的北大梦。 他们也不是想简单的被教育和被加工,而是想通过多种方式,探索,分享,拓展,突破,创新,整合,弥补,领导这个群体,获得机会,能力,人脉,产品想法,未来方向,发展平台,以及同学校友的友谊。 商学教育的其他利益相关方,也要求我们能够将教育体系再嵌入到社会体系当中,培养能够领导企业成长,同时又有强烈责任感和宏大格局的社会变革的推动者。不仅仅为股东创造价值,而是为整个社会创造共享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考量中做好取舍和平衡。组织利益和员工利益,代际之间的公平和正义,环境和人类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协同,今天的繁荣与明天的空间,职场的发展和家庭的和谐,创新与参与机会,以及效率和公平正义。 为了回应这些诉求,做好这些平衡。我们需要重新构建教育的体系和模型。在个人的雄心被资本力量放大和裹挟前进之前,领会商业伦理对于企业和领导人的现实意义,学会用批判思维的方式审视我们自身的行为和世间纷繁复杂的商业模式和技术的价值。我们不但描绘诗和远方,树立远大的志向,也需要让学生的分析能力,执行能力有全方位的提升,让个人能力可以匹配自己的野心。我们也会重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教育,避免让学生成为精致利己的单向度的人。我们通过强化整合实践,鼓励学生参加由教授主导的前沿商业和政策问题的研究项目,并且提供丰富的实地考察和沉浸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界定问题,一问题为导向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需要建构更加开放的课程架构和体系,将成功的业界精英,奋斗和挣扎中的创业者,以及对商学院提出严肃批判的思想家请进课堂,提供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知识体系。 我们在未来,也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反馈,帮助他们在基础知识,专业能力,社会力,创新力,以及最重要的思想力方面持续进步。而在座的每一位嘉宾,你们都会受到这份邀请,请你们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心力,帮我们界定这些未来人才的关键维度,齐心协力培养新时代的变革推动者。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