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北大光华MBA _在人生舞台,见广阔风景。
首页 > 资讯 > 北大光华MBA _在人生舞台,见广阔风景。> 正文
北大光华MBA _在人生舞台,见广阔风景。
时间: 2022-01-08 21:39:07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944

王峰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端正”,已经成为凤凰卫视最佳主播的他,稳重、认真、有想法,事无大小,只要答应,必然尽心尽力。随着沟通,发现他非常谦虚——那种谦虚,基本是对所有人平等的体现出来。我一开始认为这单纯的是因为自信,往往真正自信的人才会有够高的格局去欣赏他人。但在专访时他很真诚地说,是因为“心虚”:因为职业和人生的选择,不断地看到优秀的人和故事,不断地见识天地广阔,不断地自觉渺小和不足,总要再努力一些,才觉得心安了一点。这种高度自省下的“心虚”,顿时让人更加好奇,离开镜头的他究竟有怎样的故事?今日与大家分享——这个总在陪大家看风景的主持人,这个不停在路上的光华MBAer。

01 

介绍一下自己的个人经历?

 

我在2004年从上海海事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放弃了进入航运领域的选择,听从了内心的声音,前往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播音主持,完成了双学位和研究生的课程。之后进入了主持行业,一步步从区县电视台开始,到内地的各级电视台,再到六年前加入凤凰卫视。担任多档人文、新闻访谈及财经节目主持人。

 

其实在主持的路上也开过小差,2010年一度转行,担任了上市公司董事长助理。两年的工作经验令我收获良多,但始终感到屏幕在不断地召唤自己,最终又回到了这个行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具有国际视野、华人情怀的主持人。

 

 

02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

之前会觉得荧幕对我的吸引力在于主持人这个职业的“光环”。实际上从业几年后,就发现这个“光环”是并不存在的。无论是任何一种工作,个人的价值都在于专业度,而非其他的因素。我想,让我在这个行业坚持走下去的动力,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和我的性格有关。私下的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每当面对镜头、面对他人,一个专业主持人的素养要求我不得不去打开自己,体会、感受不一样的人生和世界。这样一种“痛并快乐”的过程,实际上在不断推动我成长。

 

另一方面,和我的个人成就感有关。比如,我曾经多次主持过慈善活动(中国扶贫基金会“母婴专案”十周年感恩盛典、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为爱众扶”关爱自闭症儿童慈善晚会、全国帮扶妇女创业再就业工程启动仪式……),在这样的活动当中,我能够借助平台的力量,通过这份职业和自己的表达,不断的带给观众更多有温度的、理性的、有建设性的信息,帮助大家从更积极的角度去思考。

 

主持人可能更像是一个不停在前行,陪大家一起看风景的人。但这个看风景的过程,是我不断内省的过程,是对我和观众来说,都有温度、有力量的过程。在我的工作中产生的那些积极影响力,无论多么的微小,都让我感受到十足的个人成就感。


03 

为什么选择就读MBA?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了很多不同的领域,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如何才把这些领域都吃透?与不同领域的行业精英进行深入交流?如何去突破自己的知识构架?我想,MBA就是我的答案。

 

当然,也有个很主观的原因:在这个年纪,曾走过一些路,见过一些风景。现在,希望能够寻得引路人、遇见同路人,携手继续前往更美的远方。

 

04

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职业?

 

时常遇到新朋友会开玩笑:“主持人工作多令人羡慕呀,就是动动嘴皮子而已。”之所以会有这样美丽的误解,更多可能是因为,大家只看到了主持人“说”的时候,不了解他其实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听”和“看”上面。

 

没有一个优秀的主持人能够单纯的依靠外表或“嘴皮子”获得成功。有一句老话,虽然俗但是十分在理,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专业主持人,我不仅要关注语言功夫,更要专注学习各行业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比如,我在凤凰卫视参与主持《天下被网罗》节目。在节目里需要关注一些社会热点案件。没有法律知识的储备,不仅容易说不清楚,更容易以不精准的语言误导观众。为此,我自学了四年法律,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有了清晰而扎实的知识架构起主持的骨骼,我才觉得心里有了底气。


05 

看到你多次的参与和主持校园活动,无论大小都是非常严谨、细致对待全流程,这是如何做到的?

 

在我心中,舞台没有大小之分,唯有观众的信任不可辜负。我不会因为有几年主持的经历,就失去了倾听别人的耐心,忘记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很多灵感,恰恰是来自倾听,来自敞开心扉的交谈。对我而言,宁愿少说,也不可不听。

 

06

是什么原因或契机决定报考光华MBA呢?

2007年,我主持了一个创业大赛(SK商意擂台),其中一位评委是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比赛结束后,他非常亲切的给了我鼓励,说主持得不错,还给我留了一张名片。那个时候,我初出茅庐,信心不足,前路迷茫,经常自我否定,一位北大教授的鼓励和肯定对我弥足珍贵。这个事情我一直记在心里,也珍存这这张名片,名片上光华管理学院的LOGO一直在我脑海中。

 

去年,当我在报考MBA的时候,这段记忆再次唤回我对光华的亲切感,所以我选择光华,不止是因为光华是高大上的商学院,也是因为——无论是对现在的我而言,还是对当初的那个少年来说,光华有着它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温度。

 

入学之后,我再次取出这张已经泛黄的名片,找到杨老师的办公室,以学生的身份敲门拜访。故人相逢,师生相遇,这种感觉难以言喻,毕生难忘。

 

07

有种说法认为主持人“能说会道”,在面试时仿佛更有优势,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不可否认,面试中,得体的表达一定会带来更顺畅的沟通效果。但是光华MBA的面试,可不是考嘴皮子功夫。考官考核的是申请者的视野格局、管理能力等方方面面的综合素质。面对火眼金睛的面试官们,申请人如果华而不实却夸夸其谈,一定被识破。

 

我面试时没有想过通过语言的优势去迎合考官,任何问题都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原因很简单——我来光华就是来学习的。虽然成功入学,不过个人的面试分数也的确证明了,主持人没有太大优势可言(笑)。


08

光华MBA的课程是否真的对你职业发展有所助益?给你个人带来的改变有哪些?

知识层面上,光华MBA的课程和我的工作非常互补。老师们在课堂上分享的战略管理案例,可能是我们的新闻焦点关注的企业,又可能是节目中的财经新闻内容。许多内容,我都得以在光华的课堂中得到深入系统的分析。同时,有了管理知识的积淀,我更能够在和不同的管理者在对话过程中,有效、高效的越过一些沟通障碍,触达核心问题。

 

在思维层面上,光华MBA所强调的批判性思维和商业伦理,也与我的职业和个人追求格外契合。一个优秀的、有社会价值的主持人,应当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样,拥有这样的思维能力和职业素养。

 

当然,北大的人文精神,学院开设的一些人文课程,也开启了我的诗心,让我更加触及到真实的自己。对于我个人而言,光华MBA带来的最大改变,莫过于开启了我的主动学习模式,在众多顶级学者和优秀同学的影响下,我体会到”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竹”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开始更努力的学习,更深刻的思考,关注的内容从个人发展延展到家国情怀,更在成功的定义里,加上了成就他人。


09

准备报考光华以及即将入学的学弟学妹,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一定要来!

 

10

假如你有机会与世上任何一个人共进晚餐,你会邀请谁?为什么选择他?

我特别想回到我13岁的时候,和我的阿姨一起晚餐,想开导她,让她有更多的勇气去面对生活。我们都会经历苦难和磨练,终究会走过。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人类,也是如此!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