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学长分享,战略之于哲思——《战略管理》课程随笔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学长分享,战略之于哲思——《战略管理》课程随笔 > 正文
复旦EMBA学长分享,战略之于哲思——《战略管理》课程随笔
时间: 2024-03-06 18:24:20
来源:
浏览量: 302

复旦EMBA2015春季班开学典礼上,教师代表郁义鸿教授引用名句“活的匆忙来不及感受”来反思当今经济高速发展下的诸多问题,并提醒学生在经济转型之年应当更多思考,“思先于行”。郁老师对新生提出多思考的要求,这不仅是对商业社会和商业现象的探究,更是高标准的哲学层面的思考。

郁老师的话激起了同学们的普遍共鸣。邓水莲是2015新生,项保华教授的《战略管理>是她学习的第一门课。项教授在课程中将战略与哲思相结合,激发了邓水莲和同学们对自身企业的深层思考,启发他们真正做到“思先于行”,从哲学层面探索企业长远发展之道。

邓水莲复旦EMBA 2015春1班

2015年7月9日--12日我系统学习了项保华老师的《战略管理》课程。由于之前我在读MBA的时候论文写的就是战略管理方向(主要是竞争战略),学习和研究如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分析来制定备选竞争战略以及进一步用理论方法选择最合适的竞争战略。自以为对战略有一些认识,所以我很期待,项老师的《战略管理》课会讲什么呢?

要谈战略?先谈哲学!

没想到,第一天,整整一天,项老师都在跟我们讲哲思。

生命有机体的本质是一种过程!

哲思战略的思维行动指南主旨是:活着!

不忘初心论战略!

忘我利他至境:出世心态+入世行动!

佛法之“众生无我,苦乐随缘,心无旁鹜,纯净觉知”,老子之“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及“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忘我利他因果,修因得果!

这些都是以前学习战略管理课从未闻之观点!

战略之忘我利他及因果,这一观点是项老师第一天的战略课带给我最深思考的一点。

说到战略,我之前总是习惯性地想到“方向、方法”,“目标、过程”,想到“定位、差异化”,“战略、战术”。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是《竞争战略》,似乎战略最首要的是竞争。

忘我——中国佛法真是意境无边,“众生无我,苦乐随缘,心无旁骛,纯静觉知。”我们要执着于自己的初心,跟随自己的内心,于战略而言,不就是要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坚持和持续的完善和修炼吗?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做人如此,企业战略亦如此,特别是在发展迅速和多变的社会下,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要坚定地守住初心,专注于核心,做到心无旁骛,真是越来越难,这一点我的确很佩服日本人的“匠人精神”。看到过很多企业盲目扩张,一心想到做大做强,结果“活的累,死的快”,真是惋惜。要知道,“活的好,活的久”才是硬道理。“小而美”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