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叔同文化论坛始,我们注意到同学及校友对于人文主题的兴趣和需求,于是在年初首先邀请到上影集团董事长、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任仲伦,安泰EMBA校友、《花千骨》《醉玲珑》等热剧制片人唐丽君聊聊影视行业那些备受关心的话题,为本年度人文主题活动奠定基调。随后,EMBA项目推出“人文艺术课堂”,旨在通过人文素养、哲学思辨、精神信仰、人性顿悟之道的学习和修炼,实现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系统性思考、人文关怀的创新型商业领袖之目的,邀请到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交大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刘统带来精彩的演讲。并联合EMBA太极养生国学协会,邀请了陈氏太极掌门人陈小旺大师,介绍太极阴阳之道,更加拓宽人文认知之路。
2019年,安泰EMBA将继续推出更多重磅人文活动,敬请校友关注。
让一缕人文之风吹遍安泰。
任仲伦:匠心创造思想价值
上影集团董事长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8年2月票房超过100亿,春节7天的票房达到了其57%。这100亿是个什么概念?是2010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的综合,相对于2003年全年票房的10倍。2003年年度票房第一的《手机》是5300万,2017年年度票房第一的《战狼2》是50多亿。2017年我们总票房数是559亿,全球排名第二,美国是第一。我们的荧幕数超过了52000多块,全球第一,美国是第二。我们去年的观众观影人次是16.3亿,全球第一,美国是13亿多一点。在电影行业中,占据红利的大头永远是前10%的获取者,若你想站住脚跟,必须要挺进这10%。任仲伦表示,美方在第二轮谈判期将提出三个主要诉求,而且最看重的可能是“发行自主”。“这对咱们的国产电影是有压力的。好莱坞得意地说,任何国家的电影只要打开国门,美国大片一定长驱直入。我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它可以长驱直入,我们也不能让它长驱直入。”
2017年12月,我去美国见了他们新任的电影协会主席,他说自己要来北京去沟通中美合作的协议要点,其中涉及三个点。第一,提高分账比率,目前是25%,但国产片是43%。第二,提高美国大片在中国上映的指标,约40-50%。第三,提出发行自主权。2016年中国市场上有8部迪斯尼电影,整体票房是61个亿,而2016年整体票房400多亿,因此美国电影的强势依然存在。
未来5-10年中,谁能打通中国和美国的电影产业和市场,谁就是未来的大赢家。为什么?中国电影的市场和人口红利是美国不具备的。2018年春节观影人数分布中,一二线城市的同比下降明显,三四五线城市迅速增长,苏北地区尤其显著,如盐城、淮安等。但美国有其自身的优势,他们的全球发行能力及技术发展对于电影的整体迅猛发展,都是中国电影期待可以合作与打开市场的,这是未来的趋势。
唐丽君:全球化语境下的IP打造
安泰EMBA校友
《花千骨》、《醉玲珑》等热剧制片人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是商业电影的风向标,也可以此窥出未来几年电影行业的流行趋势。从2018年奥斯卡的评奖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奥斯卡特别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倡导一种包容、理解与沟通,包括这两年影视剧流行的女权主题等,为什么会倡导这些?源于科技驱动带来的虚拟感,而提升这种虚拟时代下的家庭温度与人际交往的温度是核心诉求。科技改变着这个时代,颠覆着这个时代,我们现在恐慌的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有多强,而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哪里。
面对全球化语境下的全新IP打造,主要面对的主场有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从整体上来说,影视剧的台网联动、网台联动和网络独播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台网联动的受众是两代人,类似《我的前半生》里面的薛珍珠和更年轻一点的人群。网台联动主要是年轻人带动中年人去观看。网络独播的受众则更年轻,如《河神》、《白夜追凶》已经开始向欧美市场输出,是最能够符合艺术规律的。
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是,电影、电视剧越来越注重精品化,市场回归了“演技派”。唐丽君认为,流量的光环已经逐渐褪去了,现在不少作品用了流量明星,效果还是不好。年轻人情愿不看也不愿意看不喜欢的东西,这也促使电视剧要精品化。
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非常需要精神的引领。如果一部影视作品只顾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忽略精神层面的思考,那就是耍流氓。现在大多数人在虚拟世界交流得比现实世界多,精神产品应该领先一步,让人思考,做到价值观的引领。这也促使我们做出更多更好的原创内容,加入很多现实主义的思考,更关注当下。
如何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精准的定位和前瞻的布局尤为重要。找准受众年龄层和受教育程度,内容为王,创作为本。在每天可以看到各类数字捏造的播放数据时,我们需要透过人工痕迹去做清醒思考,重视数据但不倚重。打造全球IP的过程是漫长且艰辛的,我们没有全球化内容输出的经验,所以需要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国元素表达上,更为坚定的是精神的引领和价值观的表达。
周功鑫:品味华夏之韵,传承国学之魂
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
3月29日,安泰EMBA人文艺术课堂特邀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教授带来第一讲:“华夏之韵,国学之魂”——台北故宫肩负的使命:中华文化的传播。
台北故宫拥有高达70万余件的中国书画、器物与图书文献等质量兼具的精致文物。课程中,周功鑫对良渚文化玉璧、翠玉白菜、毛公鼎、莲花式温碗,快雪时晴帖、溪山行旅图等台北故宫精品如数家珍。她说:“这批丰富的收藏所蕴含的,不仅是有形的文化资产,更蕴藏了数千年人类文明的无形智慧。”
“两岸故宫典藏了八千年中华的宝藏。如果说博物馆收藏的藏品是它的心脏,那么博物馆教育就是它的灵魂”,周功鑫分享,“台北故宫尤其重视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以及文化的教育推广,注重分龄、分众的教育活动设计”。同时,她也致力于推动台北故宫文创产业。2008年周功鑫走马上任时,台北故宫只有2000多种文创产品。历时4年努力,文创产品种类已接近5000种。
2012年7月,她辞去台北故宫院长职务,卸任后,依然利用在故宫工作中所累积经验,不遗余力地持续推广中华文化。为了使更多青少年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她编制了《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丛书。这不仅是首部以成语为媒介推广中华文化的书籍,同时提供了多层次知识,可用于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的学习和参考。
“八千年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我一直说这是全球华人的资产。如何让这份蕴涵我们先人智慧与创意的丰厚资产,通过广面深度地推广,内化成我们这一代,尤其年龄一代的想法、视野及作为,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周功鑫教授就是这样终其一生用行动践行中华文化的传播。
谷好好:昆剧就是我们的生命
国家一级演员
上海昆剧团团长
昆剧这一从元末逐渐发展而来的古典剧种,在上海昆剧团的努力下逐渐成为一种文化标志,历史、艺术、文化在这一载体之上汇聚到了一起,让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群体为之痴迷。
7月27日,EMBA人文艺术课堂第二讲来到位于绍兴路9号的上海昆剧团,一同领略了这一东方如“百花园中一朵兰花”般的艺术瑰宝,也一同感受了昆曲人为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落到复兴一路走来的坚持与感动。
“昆曲已经成为了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文化产业”,一开场,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同时也是安泰EMBA校友的谷好好女士就骄傲地介绍道:上海昆剧团的演员平均年龄只有32岁,而去年在上海大剧院连演四场的经典剧目《长生殿》160万的票房中,40岁以下的青年观众的贡献率高达80%;在昆剧团内上演的“周周演”则场场爆满……
谷好好回忆道:从1998年的“台上几十人、台下几个人”的尴尬,到如今的辉煌,昆剧团在舞台上默默付出,深耕20年,不知多少年轻人耗费了青春与汗水:练功台上聚光灯的直射温度超过35℃,而演员们穿着戏服在舞台上一练就是4、5个小时;花枪的练习更是经常会有人受伤,虽比不上锻铁的真枪,但木质的道具也颇具分量,如若一个脱手被砸到,那可能就是去医院缝上几针的程度。“当年没人看戏,我们只好白天练功、晚上打工来补贴家用。”——这一切的坚持背后只因为一份热爱。如今站在舞台上,少了一份为生存、生活奔波的焦虑,更多地则是一份对昆剧像生命般珍视的炙热情感。
和当下的生活、工作节奏相反,昆剧优雅的唱腔、婀娜的身段,总让人能在浮躁的气氛下缓和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让人回归自我去感受时光和周遭的人与物。“昆剧就是‘放下’的哲学,让人学会去放松、去体验慢生活”,这种从容和精致的态度让在座的同学们都心生向往。
自从1978年成立以来,上海昆剧团走出了一位又一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像谷好好这样的优秀青年演员,更把练功房里的笙箫之声传遍了大江南北。是昆剧人的坚持和探索,为中国悉心保存着瑰宝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属于国人的文化艺术之魂。
刘统:毛泽东的领袖之路与用人之道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11月3日,交大安泰EMBA人文艺术课堂举行了系列第三讲, 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刘统教授,来为同学们详细介绍毛泽东的领袖之路与用人之道,在回顾伟大领袖为中国革命一路走来艰苦历程的同时,也分析总结了毛泽东在不断地革命斗争中凝练而出的道路探索与用人之道。
课程中,刘统教授妙语连珠,用生动详实的史料串联起一个丰满的领袖形象,时而幽默的风格引来台下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时而精辟的总结传递出毛泽东用人与管理的精髓理念。整整一天的课程高潮迭起,干货满满,台下的同学们更是目不转睛,笔不离手,将刘教授所述之重点一一记录,以免落下任何关键。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
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