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变革管理》
上课时间:2014年 11月 6-9日
任课教授:莫少昆,新加坡博维管理咨询公司总裁、复旦大学EMBA授课教授
曾经在海内外知名商学院任教、更拥有丰富的企业咨询与实践运作经验的莫少昆教授,一直以来都呈现出“中西合璧”的教学风格和战略眼光。在他为复旦EMBA开设的《变革管理》的课堂上,不仅有结合西方思想与时代特征的“传道”,更有饱含东方哲思的“悟道”。
没有不变革的战略
在莫教授看来,开设以“变革管理”为核心的选修课,是以当下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变迁作为出发点的。“现在我们所处的商业社会变化非常剧烈,这是前所未有的。”莫教授指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唯有保持高度弹性、充满创新与活力,才能站稳脚跟,在市场上继续生存。“每个企业无论其效益显著与否,都需要持续性地开展变革行动。而这一点,正是许多著名企业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
唯创新与变革,才是企业发展永恒之旋律,要么领导潮流,要么顺势而为。基于多年的企业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莫教授的这门课堪称是一幅关于变革管理的全景图:在东西方变革理念、变革的本质、变革的诱因、变革的要素、实施变革的关键因素、变革的实施与控制等方面展开,以个案研讨分析与小组实战演绎的方式启发大家对变革的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立的管理之道。
“没有不依托企业战略的变革,也没有造成企业不变革的战略。”这是莫教授一再强调的观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世界在变,人类在变,企业也在变。但不管做什么行业,‘根基’和‘墙体’都很重要,只有把‘根基’打好,楼才会更稳固;只有把‘墙’垒好,楼才会盖得更高!”莫教授希望EMBA的同学能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不只是弄懂变革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思考企业在变革中所遇到的阻力和助力,从中领悟到未来的突破路径。
站在革新者的高度思考
来自平安科技的杨伟栋同学,一直都是集团公司在IT规划、开发和运营服务方面的决策者,他直言对《变革管理》很感兴趣:“我的职业生涯一直都在变革。所以我希望能主动拥抱变革、了解变革,并且通过课程探索到变革的逻辑性。”
在他看来,《变革管理》课程内容紧凑,不仅个案分析贴近中国国情,教授的点评也总能一语道破天机。“可能同为IT行业,我对莫教授分析的‘联想’案例感同身受。就现在的趋势,我们必须引入新技术,提升自己,改变现状,这其实也是一种变革。”
对于莫教授所设置的互动模拟教学——学生组团进行职位设定的变革游戏,杨伟栋非常推崇。他认为这个游戏可以帮助他及时消化知识,还能在和同学的小组博弈中开拓思维。游戏本身的模拟性和互动性也让他能站在革新者的角度考虑风险,面对不同的变革做不同的应对决策。
“我非常欣赏莫教授对于‘谋在众,断在独’的分析。虽然这句话我在其他场合也听过,但一直没有特别深入的认知。而教授的阐释具有他独特的角度和眼光,让我逐渐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和平时最为熟悉的商业实践结合起来。”谈及这一切杨伟栋感到跃跃欲试,他已经迫不及待要把课堂所学反馈到企业运营过程中。
制定变化中的生存策略
来自中冶天工的李洪彬同学说,一开始选择这门课的理由很简单:“面对市场份额的萎缩,传统制造工业不得不面临变革。我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了解变革的原因,看看如何做才能在转型变革中取得优势。”
短短几天课上下来,李洪彬感到莫教授的课不只是“集大成的知识综览”,更让他大大拓展了思维的宽度,在处理具体问题、进行决策制定与执行的时候有了更多理论的支撑。“变革管理本身与所处的行业关系就很密切,”李洪彬说,“莫教授课堂上所提供的知识点、个案分析和互动讨论都有让我眼前一亮的感觉,好像企业发展的某个关节,就在这样的课堂交流中被打通了。”
让李洪彬深有感触的还有莫教授充满哲思的授课方式:通过案例启发感悟,以思维的改变促成思考的深入,这令他和同学们都备受启发。“对于我而言,‘变革’这个词以前是很虚的,但是莫教授以他多年的积淀将变革分析得特别全面和透彻。我现在谈起变革,脑海中浮现的是一系列创新、学习的方法,是一个关于企业在变化中生存的战略体系,这就是我从课程中获得的最重要的收获。”
如今,变革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在复旦EMBA的课堂上,莫教授通过“道”与“术”的结合、经由中西智慧的对话,为企业的领导者们展开一幅关于变革的宏大画卷,更从中勾勒出由变革而突破、而创新、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