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新机遇丨华硕:大胆求变,无畏向前,博雅汇MBA
首页 > 资讯 > 新机遇丨华硕:大胆求变,无畏向前> 正文
新机遇丨华硕:大胆求变,无畏向前
时间: 2019-07-26 02:11:27
来源:
浏览量: 1332

我相信大部分备考光华的同学,都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从光华毕业以后,你三年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当时我的回答是:通过光华管理学院的学习,我可以获得一个好的背景,我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到四大行的总行工作,并逐步走向管理岗位。


毕业之后,我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农业银行总行工作。但两年的燕园生活,似乎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改变的种子,让我想去尝试更多的可能。这颗种子萌芽于课堂之中。还记得我在光华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张影教授的《营销管理》。新颖的实战案例,独到的观点和视角,让我在课堂上屡屡会发出“原来是这样”的感叹。而比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让我养成了一种良好的思考习惯,帮我在观察问题时开启了更多视角。记得在做整合实践项目的时候,我们不同的小组需要去尝试解决不同部门高管在业务中遇到的难题。我们小组分到的是一个和汽车金融相关的项目,他们最大的痛点是:很多质押的车辆长期放在车库,但能够同时存放那么多车辆的车库并不好找,租金也非常高。当时我和团队一起给出的方案是:既然车主都拿车辆来抵押了,一定对资金是非常渴求的。我们不妨把这些车辆通过软件租给那些租车公司进行运营,得到的收益和车主进行分享,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抵押车辆的存放问题。这个有点类似于之后出现的共享出行模式,方案虽然最终没有被采纳,但当后来我看到滴滴、易道等一批共享出行企业崛起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的开心和亲切,因为这些非常有趣的创业方向,也曾经出现在了自己的光华作业和思考之中。


这颗种子也萌芽于同学之间。光华同学的背景非常多样,我们班的肖祥鹏同学甚至是国家级二胡演奏家。但这些来自各个行业的同学似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敢于尝试和创新。大家把案例讨论变成了辩论现场,把presentation变成了随堂小品。随时随刻,这些身边的同学都会给你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和收获。我们班毕业时的班服是一位叫胡均哲的同学设计的,在天蓝底色的衬托下,“大无畏”三个字显得非常的醒目。均哲说,这么设计的寓意,是希望光华11F的小伙伴都能在蓝天白云下,大胆求变,无畏向前。这个寓意似乎和后来光华老楼前那块“敢当”的碑石也形成了一种呼应。而这种精神在我做重大的选择时,也一直在给予我激励和勇气,让我在入职农总行一年后选择加入一家叫做找钢网的创业公司,去践行我做“普惠金融”的初心。


这颗种子也萌芽于毕业之后。创业的过程总是非常艰辛的,我甚至遇到过下周就要发工资,但账户上的余额却连工资的零头都没有的惊险时刻。在找钢网的五年里,我也会有觉得坚持不下去或者无比疲惫的时刻。所以每年,我都会回到光华,回到课堂,去上几节校友课程,让自己的精神放松一下,也让自己暂时抛开所有的压力和不愉快,去静静地思考一些事情。而每次回到母校的充电之旅,都会有些额外的收获。去年有一节校友课程是陈玉宇教授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满满的干货自不必多说,陈玉宇教授在下课时和我们说的一段话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说每个不同时代的企业家都要承担一份属于那个时代的责任,而你们作为一群从光华走出的企业家,应该把这种责任扛在肩上,去让这个社会因为你们而变得更好。我想,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光华的一种精神,也许也诠释了光华不同于其他商学院的地方吧。


作为一名创业者,我依然在每天努力地工作,不断地思考如何能更进一步。而作为一名光华人,我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也希望在这个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相信读到这篇文章的,很多都是想要报考光华的同学,期待你们能够通过“惨烈”的竞争,加入光华的大家庭。也希望你们能在光华收获改变的底气和勇气,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