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用这首诗来歌颂爱情和自由。 奥斯卡·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心理学家说,爱情,是内心的体验。 社会学家说,爱情,是被个性化了的道德追求。 “爱情降维了。” 复旦大学知名社会学者沈奕斐老师如是说。 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到东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从70后、80后爱看的琼瑶剧,到前两年大热的《甄嬛传》,我们对爱情的观点似乎也在悄然转变。这样的变化,不仅仅反映在我们的心理上,而且反映在我们的社会流行文化中。而当一个社会文化流行的时候,它的背后一定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或许,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也像是一个“蜕变”过程,而“自我”就像是一只从粗糙的茧中挣脱出来的彩蝶,蜕去的是情感幼稚的外衣。成熟的亲密关系体验让我们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爱情恒久远,自由永流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始终在心底,不曾远离。 在当今时代,当我们谈论爱情和自由的时候,我们正在谈论什么?欢迎你来到2019知微·行远系列讲座,和沈奕斐老师一起来探索亲密关系与自我!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