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博雅汇MBA:复旦国际MBA赋予我改变的力量
首页 > 资讯 > 博雅汇MBA:复旦国际MBA赋予我改变的力量 > 正文
博雅汇MBA:复旦国际MBA赋予我改变的力量
时间: 2022-04-26 19:17:16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805

变换职场赛道,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晨辰用了2年去实现。有人用来寻找目标的时间,被王晨辰用来实现目标。在进入复旦国际MBA前,这名临床医生便定下目标:成为一名职业投资人。她说:目标一定要有,越具体越好,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实现它!


王晨辰(复旦国际MBA2017级校友)

1

下一步,成为职业投资人

 

“做投资一定程度上需要具备天生的商业思维。”用王晨辰的话说,这份对投资行业的热情,是源自她骨子里的。她曾在复旦医学院攻读8年临床医学、毕业后又在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做了3年临床医生,但最终还是决定拾回初心,将下一步的职业目标定为职业投资人。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王晨辰认识到自己专业素养的价值。“临床医学属于医疗大健康行业,虽然我离开了医生岗位,但我一直都很关注医疗大健康的商业图景,希望从事这一方面的投资。”

 

从临床医学到职业投资人,中间隔着专业上的壁垒,王晨辰深知再度学习的重要性。身为一名复旦人,她第一时间就锁定了复旦MBA项目。而之所以选择国际MBA项目,她看重的正是国际交流的机会。“趁学习的这2年出去感受国外国际顶尖高校的人文与商业魅力,没有比复旦国际MBA更好的机会和平台了!”

 

2

在全世界留下成长足迹

 

有了目标与期待,就要去行动。在读书的2年间,王晨辰把项目“国际化”的优势运用到了极致:从牛津大学到麻省理工学院(以下简称MIT)、到耶鲁大学,东西半球的顶级名校都留下了她成长的足迹。

 

2018年6月上旬,英国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联合美国阿斯彭研究院举办了首届专门为全球高端管理联盟成员的学生们度身定制的赛德-阿斯彭研讨会,探讨全球多元文化视野下领导人的使命,王晨辰作为中国大陆唯一的入选者,远赴牛津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峰会。

 

为了拿下参会资格,王晨辰在国内候选人名单中经历了层层选拔,最终脱颖而出。其他20多位来自全球各地参加研讨会的学生也都跟王晨辰一样,是百里挑一的精英学生。精英云集,这场研讨会就像一个大型经验交流会,行程内外大伙儿都孜孜不倦地交流着:从时间观到发展观,从各自职场工作经历到对世界经济大形势的看法,从地域文化到领导力……如果说在复旦国际MBA的课堂建构了国际化思维,那么这次研讨会便是让王晨辰设身处地进入全球精英交流的环境,为自己赢得一份颇有仪式感的成长证明。

 

相比研讨会的思想交流,参加复旦国际MBA的Fudan-MIT China Lab项目则更具实战意义。因为这是跟MIT合作、让复旦国际MBA和MIT斯隆管理学院的MBA学生跨国组队,实际进入一家知名跨国公司做项目咨询,所以项目成员最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选拔决定。王晨辰幸运地争取到了这一次行动实践的机会。

 

“Fudan-MIT China Lab项目的经历让我收获非常大,第一次跟企业合作做项目,第一次跟MIT的同学合作,对我而言是全面的提升。”当时与王晨辰同一个项目组的MIT小伙伴,一个是做咨询的,一个是做投资的。在项目合作过程中,从思维逻辑、资料搜集到客户沟通技巧,王晨辰如饥似渴地学习小伙伴自带的“技能包”,“站在一个足够好的平台上,和足够优秀的同学们共事,这给了我宝贵的成长机会。”


而这样的宝贵成长,在复旦国际MBA项目还有很多。在项目就读期间,同学们有机会报名参加各类专业国际竞赛,在国际赛场上与顶级商学院学生一较高下。王晨辰就曾作为复旦MBA团队的一员,参加了由耶鲁大学管理学院主办的“第六届综合领导力案例大赛”(ILCC),最终斩获亚军,创造了中国大陆商学院参加该项赛事的最佳成绩。

 

在紧张的比赛环节中,复旦MBA团队多元化、国际化的背景对项目的推进和比赛的最终成绩起到了重要作用。王晨辰很庆幸地说到:“由于队友Sara是来自厄瓜多尔的国际生,同学们之间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日常交流都是用英文沟通,这对我们在比赛中熟练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很有帮助。”

 

竞赛既是对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的展示与检验,更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通过组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复旦MBA同学交流,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而比赛过程中与来自牛津、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各国顶级商学院精英学生的齐聚一堂,更是一次难得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机会。

 

比成绩更宝贵的是成长,经过比赛的磨砺,王晨辰及团队成员们将在复旦MBA课堂上掌握的知识真正运用到案例实践中,通过一次次的尝试与推演,成员们从工作方法、知识储备到团队配合都有了显著提升。“是复旦国际MBA项目,让我们有机会在国际赛场,与全球顶尖商学院的同学们交锋,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复旦管院老师们的帮助和支持。”


3

充分利用复旦的高价值平台

 

在王晨辰看来,医疗大健康的投资主要分为四个赛道:第一个是新药研发与生物科技;第二个是医疗器械;第三个是体外诊断;第四个是医疗服务。8年的专业学习背景加上3年临床经验,从专业领域而言,王晨辰在医疗大健康这一项目的4个赛道上都能够发挥自身价值。

 

从复旦MBA毕业之时,王晨辰为自己的梦想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她无论从知识储备、实践经验,还是心态上,都已经具备成为一名专业投资人的要素。别人看起来遥不可及的职业转型,在复旦国际MBA这一平台的助力下,王晨辰只用了2年,便实现了完美蜕变,毕业后王晨辰进入心仪的大型药企做战略投资。

 

以优秀的专业投资人角度要求自己,她自认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砺:“这3年,我需要更多从上述4个赛道培养自己对整个行业的眼光,做投资最重要的就是眼光。在复旦让我收获了学习带给我的充实感,课堂上的学习、国际交流中的学习、做案例过程中的学习、跟同学沟通中的学习……现在走出校园,我依旧在一边做项目一边学习,给自己定下的下一步目标,是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眼光的投资人。”


因为清楚目标在哪里,王晨辰可以准确定位自己所处的位置。对于复旦国际MBA项目的学弟学妹,她从两个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心得:

 

首先,她建议同学们充分运用复旦管院和MBA项目提供的高价值平台资源,无论是国际交流还是各类赛事,都要全心投入,给自己成长的机会;

 

同时,她还希望大家提前定位目标,明确毕业之后的方向,越具体越好。“这2年时间非常有限,我们的精力更是有限。把时间和精力用来准备,而不是用来寻找。”

 

在复旦国际MBA就读的两年间,王晨辰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的资源,抓住每一次机会去投入更大的世界,一步步铸就阶梯,稳步实现职业转型。像王晨辰这样优秀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怀揣着梦想走进复旦,为了逐梦而努力向前,并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