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8月15日,台风来袭,风雨交加,但这并不能阻挡我们的热情,一群“妈妈们”风雨兼程在下班后从四面八方聚集在603教室,我们在为另一群特殊的“妈妈们”筹备专属于她们的入学“盛宴”——复旦MBA聚劲2018新生Orientation——复蕴项目。 与复蕴结缘 我是黑衣人燕成韵,来自复旦MBA 2015级7班。在过去的3年里,我完成了3件人生的大事,生了一个女儿,生了一个儿子,完成了MBA的学业。 黑衣人——燕成韵 初入复旦时,正处于哺乳期的我被Orientation项目团队特别关照,来自学校各个层面的劝阻并没有浇灭我与同学们一起开启MBA生涯第一课的热情,于是我全副武装,背奶完成了orientation 2015的全部内容。 第二年,带着对黑衣人那句“若感谢我,请成为我”的憧憬,我加入了黑衣人,作为运营大后方一员,我又一次感受了复旦MBA Orientation背后蕴藏的魅力。 第三年,我如期的加入了黑衣人先锋营,这一次我却没能再次披上黑衣,我又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宝宝,看着朋友圈同伴们的照片,我默默许下了来年的承诺。今年,虽然已经毕业,但还处于哺乳期的我想为黑衣人的生涯再填一抹亮色,于是这个夏天我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再一次成为了黑衣人中的一员。 在黑衣人的先锋营,我毅然地选择了复蕴团队,这是为孕期及哺乳期的新生们定制的Orientation项目。我的MBA生涯,以哺乳期开始,又以哺乳期结束,我想没有什么比复蕴更适合我了。 从策划到筹备,我们尽可能的让自己回到入学的那一刻,怀孕的那一刻,哺乳背奶的那一刻,从学员的“新生”和“新妈妈”的双重身份出发,对项目进行设计。在多次与戴姐的沟通与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复旦课外支持体系的强大与完整性,并尝试将自己所感受到的表达在项目设计中,从而让学员们更有目标地步入MBA的课堂。 直击复蕴现场 2018年8月18日,筹备近3个月的我们终于迎来了复蕴的学员们,她们跟我们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独立、自主、坚定却又带着一丝对于前路未知的迷茫。在破冰环节我们就听到了很多来自学员们的困惑: o 我想知道复旦的课程体系是怎么样? o 我遇到了职业瓶颈我不知道何去何从? o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要如何平衡家庭、生活和学习? o 我正在孕期会不会影响我即将开启的课程? 看着满脸问号的学员们,我的内心却在窃喜,这些疑问与我们的设想如出一辙,通过项目的体验她们一定能找到自己内心的答案。 我是复旦人 这个项目从学习、联结、系统、行动4个篇章向复蕴学员们展现了复旦MBA生涯的画卷,介绍了复旦的学习情境,课外学习支持系统等。我负责的是学习篇的宣讲。 在刚刚入学时,作为一名工科生我始终有一种“管理就是忽悠”的固有成见,当时听着学长学姐们说介绍这些,我只隐隐觉得有点高大上,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而今年,当我需要站上讲台,向学员讲述这些有点“枯燥”的理念,内心却是满满的感动与自豪。回望3年的MBA之旅,我正是在这套体系的指引下完成了人生的布局,在复旦的学习情境中向同行者学习变成了更好的自己,在这一刻的我看来,PPT上不是的不再是新鲜的词汇遥不可及的虚无,而是自己MBA生涯的缩影,满满当当的回忆与感悟。 美丽人生拍卖 为复蕴学员们定制的拍卖游戏,加入了平衡轮理论的设计,这正是每一个职场妈妈们最迫切想要得到的东西“平衡”,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更是如此,通过平衡轮的自测,生动展现了学员们当下的状态,又通过拍卖让学员们体悟到了多变的际遇与冲动的代价。 这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项目,因为其展现形式的趣味性也成了学员们最津津乐道的项目之一。我却最爱这个游戏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的碰撞。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这造成了拍卖结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保守的人会给每个事物定一个心理价位,超过了便多一分都不会要了,感性的人则容易冲动,看到心仪的东西即使价格明显高了也会放手一搏;坚定的人不会轻易叫价,但一旦开口就一追到底。没有对错,只在于各自的选择不同,所走的路也会不同。回归到生活中,那些社会热点的问题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全职妈妈与在职妈妈谁更累?谁更无私?妈妈与爸爸家庭中地位是否对等?一切的答案没有对错,只是选择不同,道路不同。 案例诊断 生活中我们都太忙碌,甚至没有空停下来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案例诊断通过聆听、静默、反馈的形式,给学员一个静下来,停下来的机会。 大部份的MBA同学都是传说中的“领导”,站在权利的高位上,人们总是会忘记倾听的重要性。对于别人抛出的问题,我们习惯于快速给出解决方案或者将责任归咎落实,这个项目却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困扰,并不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是我们没有听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当同伴们与你一起静默,连接到源头,悉心听取内心的渴望,你会发现正如你选择抛硬币解决问题一般,当硬币落下的那一刻,你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系统看见自己 在介绍了复旦的课外支持系统后,我们用14问以及3D模型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员们对自己人生的六大维度进行思考,如果将自己看做一个系统,再爬升到高空去俯瞰自己所在的系统,是否会有新的思考与发现?这也许就是你心底的答案。 学员们的感悟与思考远比我们预期的要深刻,由于这天的活动邀请了她们的伴侣一起参加,好多学员都在休息时跟我们说,这个活动真是太棒了,平时大家工作都很忙,从来也没有空去交流你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你当下的困扰是什么,但是通过这个项目,因为打开了自己的内心,彼此更加了解,感情也更近了一步。作为黑衣人的我们在现场被学员的发的糖喂得饱饱的,为他们开心的同时,也在反思,也许我们也该回家跟自己家那位也聊一下。 上海的城市节奏太快了,总是周旋在“妈妈”“女儿”“妻子”“职场精英”这些多重的标签下,我们甚至没有空去审视自己,更何谈与另一半做灵魂的交流,活动所带来的启迪,不仅是对参与的学员们,也警醒了策划项目的我们。 我的人生预告片 通过对未来画面的畅想,落实到即将到来的MBA生涯第一年,将所思所感化成前行的动力,想着目标前进。 在做惯了工程的我看了,一切目标落到具体计划都是空谈。这个环节便是带领学员们将2天的感知与发现汇聚,确定未来的方向,写下具体的行动计划。绚烂插画所描绘的画面令人向往,而目标的达成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虽然不尽相同,在求同存异中也能找到可以并肩的同行者,诚如一位学员在总结中所述:感谢复蕴项目,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的小伙伴们 在复蕴的整体环节设计中,除了定制的项目,还有更多贴心的运营支持。比如为哺乳妈妈们专设的“吸奶时间”,为孕妈们准备的靠垫小被子,每日午间小憩的冥想环节等。 如果说Orientation是一家已经进入正规化运行的大企业,所有黑衣人都各司其职,职责分明,那复蕴项目的黑衣人体系就是一家创业公司,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一行9位黑衣人,肩负着人员联络、策划、运营、指挥甚至部分宣传的职能,每个人都身兼数职。诚如公司的运作一样,团队规模小有助于高效快速的反应,以及每个黑衣人自身能力的提升。 丰隽莉 身在苏州的她是复蕴2018的项目负责人,体谅到所有黑衣人的妈妈身份,每一次的线上会议,她总是会事先准备好议程,然后认真地做好每一次的记录。 金钰 复蕴创始元老之一,她对于每个项目都异常的熟悉,基于去年活动的经验为复蕴2018锦上添花。犹记得每一次她拿出的项目书总是格外漂亮,对于细节的把控,精益求精的精神无时无刻感染着整个团队。 王茜琦 首届复蕴学员,第一次她是体验者,这一次她是组织者,她的加入如虎添翼,她的笑容总是让人感到温暖。作为组长,她在素未谋面时便弄清了所有学员的信息与喜好,作为项目经理,她总是在会议后站上讲台不断演练引导词,作为唯一有过复蕴项目学员体验的黑衣人,她为项目的设计给出了很多关键性建议。 严妍 第一次当黑衣人,至今不能忘记她一开始一脸茫然的表情。随着项目的推进,她也有了新的称号“Demo小公主”,由于她“强迫症”的做事风格,所有的产出物都由她做校对,所有的项目示范也都由她承包。她承担了最枯燥的事情,却感恩因此而带来的自我成长。 周秝言 她是我们中唯一的全职妈妈,习惯了慢生活的她有点懒,却对学员的事情很上心。没什么存在感却又不可或缺。她的声音给人无法言喻的亲和感,甚至超越了某些平台上的主播,以至于她在主持冥想环节时,大家闭着眼都认为是在播放录音。 刘亭立 2011级的学姐,曾经是爱委会的主席。身形瘦小的她,果决又不霸道的处事风格让合作的心里忍不住要喊一句“真是痛快”。而让我映像最深的则是在3D模型后她偷偷的收起学员们用过的物资,跟我说,“我要带回去跟我老公做这个项目”,与她干练的做事风格截然相反的小女人模样,让我想到那句话,女人是一本书,每一页都不同,一定要细细品耐着性子看到最后一页。 于丽 另一位复蕴元老,承担了全新的个人日志项目的同时,肩负起来所有茶歇的确定工作。虽然学员们并不会注意,她却兢兢业业地安排这每次茶歇的摆放,这一次是我爱复旦,下一次是MBA。细节决定成败,正是有了小伙伴们一次次对细节的重视,才有了复蕴满满的爱的流露。 赵萌 2010级学姐,我们中教练技术最过硬的人。跟她的相处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如沐春风”,不论跟她说什么,她总是不徐不疾地回答你,但是却每个字都能钻进你的心里。本以为这样的学姐应该会比较墨守成规,可平时都不怎么会P图的她竟然挑战并完成了学员视频的制作,大抵这就是黑衣人的精神,挑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是应了那句谚语,女子本柔弱,为母则刚。在闭营仪式上,学员两天活动中的照片被制作成了视频作为礼物送给学员们。同时,我偷偷收集了黑衣人的照片也剪了一段视频送给我的同伴们。 2天的复蕴结束了,但它却在我们9个人的心中种下了新的种子,这是我们共同的回忆,这是我们心与心交流的开始! 我的黑衣人宣言:愿我能成为你的同行者,愿我能为你带去正能量,愿我不负这身黑衣!回归纯真,做最真实的自己,感知你我,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我想骄傲的说,我做到了!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