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精英,未来领袖”,不仅是复旦MBA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培养目标;更代表了MBA学生的自我定位和未来期许。毕业之际,让我们走近2015届MBA毕业生们,听他们来谈谈两年多的学习历程对职业发展的帮助和影响。
不忘初心、一路有你
李颖赟—2012秋9班
蚂蚁金服大数据产品技术部总监兼芝麻信用技术总监
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李颖赟一直崇尚“顺势而为”,希望在这个以变化为主旋律的时代中,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成为发展浪潮中的弄潮儿。而他的职业发展轨迹,也恰恰印证了他的理念:本科毕业后,李颖赟进入到钢铁制造业从事信息化方面的工作,随着通信业的高速发展,在2007年,他跨界进入到浙江移动,在通信行业中追求IT的价值最大化;进入到互联网爆发的时代后,他再一次选择了顺势而为,加入中国最大互联网金融公司—支付宝,成长为蚂蚁金服的大数据专家。跨界的转型必然伴随着痛苦的适应过程,而也正是这些历练,成就了他如今的角色,从IT人逐步走向了DT时代的先行者。
投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或者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在获取资源和机会的同时,压力与挑战也一并存在。李颖赟从传统制造业转入通讯行业,继而又从通讯行业转向互联网金融行业,面对互联网产品的快速迭代、互联网金融的颠覆创新,李颖赟选择了复旦MBA,帮助自己扩充知识结构、提高职业技能、洞察专业讯息。
复旦MBA的课堂学习,开拓了管理视野和知识领域。管理类的必修课程,老师给到入门所需的知识体系;专业类的选修课程,则根据自身的兴趣、职业、发展方向做深入的研究性学习,有选择的专注学习,取得了更佳的效果。
复旦MBA的同学、校友资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行业交流机会。每周末,李颖赟从杭州赶到上海,赶到复旦管院的校园,周末双城记固然比同城学习更辛苦。李颖赟觉得,即便辛苦也非常值得,因为复旦管院身处上海。上海是人才聚集之地,通过复旦MBA的同学圈,李颖赟结识了不同行业的青年菁英;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复旦MBA同学和校友中,有更多金融行业的伙伴,通过他们,李颖赟接触到了金融行业的前沿讯息。
毕业之际,回忆过往,展望未来,李颖赟不禁慨叹:职业之路,不忘初心;复旦MBA,一路有你!
遇见更美的自己
侯丽转—2012秋6班
敦煌网物流及海外战略项目运营总监
英语专业毕业,多年拼搏在大众零售行业,担任库存规划与管理主管,就像一只玻璃天花板下的小鸟,想要飞却怎么也飞不过天花板的小鸟。这是入学前的侯丽转。而今,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穿梭在跨境电商领域,身兼战略项目运营和物流两大职能重任,紧凑高效地应对运营事务,果断中滚动着知性,干练处荡漾着激情。
复旦MBA给你的职业发展带来了什么?面对小编的发问,侯丽转觉得这是个说不完的话题。第一,养成合理分配时间资源的习惯。2012年9月底一开课,就遇到了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冲突。每周四节课;课后不但有作业,还有较大的阅读量,学业占去了大量时间。经过与同学的交流和自我规划,侯丽转对自己的时间管理做了调整:所有任务,当下计划,及时完成,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游刃有余。时间管理上的历练,非但保证了MBA学习,也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二,帮助适应个人的职业转换。在2014年9月,离开熟悉的办公用品零售业,加入了朝阳产业互联网电商行业,从流程严格、制度规范的外企,进入到创业型的互联网企业,一边是瞬息变幻的互联网生态,一边是没有现成经验供借鉴,每一件事,都需要快速定位问题、抓住要害,拿出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MBA“行动中学习”的锻炼,使得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能力得到提升,快速学习成为了一种习惯,面对未知决不缺少挑战的勇气。侯丽转由衷地感谢这段学习经历。
第三,国际交换带来国际化视野。侯丽转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半年交换学习,帮助她洞开视野,活跃思维,增强包容心,提升理解力。国际交换生群体,年龄跨度大、文化背景不同、性格特点迥异、专长和技能各有千秋,在丰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侯丽转不仅完成学习任务,也学会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在对固有观念的突破中、对新鲜事物的理解接受中,发现崭新的自己。
复旦MBA是一次一切皆有可能的碰撞,是一支激情澎湃的青春舞曲,是一场梦想起航的盛大邀约,更是一个遇见更美自己的起点。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徐凤—2012秋5班
海通证券上海青浦区青湖路营业部总经理
初见徐凤,给小编的印象是一个讲话声不高但铿锵有力、干练又不失温柔的漂亮女子。在当初选择攻读复旦MBA时,徐凤只是想来读一些书,开拓一下眼界。两年半的MBA学习,对她工作上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徐凤所言:“我也没有想到会如此转变,也许运气建立在有准备之上,而有时候这种准备并不是刻意的。”
徐凤本科是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财务审计工作;后加入海通证券上海青浦区青湖路营业部,担任财务;因内部转岗的机会,她接任后台管理营运总监;不久获得升迁,担任营业部的总经理。徐凤在海通证券的职业发展,正是发生在复旦MBA就读期间,MBA的学习给了她的职业发展带来诸多帮助。
首先是复旦MBA老师的谆谆教导。钱世政老师的“用制度规范企业”的理念,深深影响了徐凤。接手营业部后,面对不同年龄层、不同性格特点的员工,徐凤尝试了多种员工管理方式,最终锁定制度规范为核心的方式,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徐凤又用一腔热情,身体力行,来激励引导员工。功夫不负有心人,营业部实现了业绩翻番。
其次是复旦MBA同学的积极影响。同学之间的管理经验分享贯穿于MBA学习的始终。通过交流分享,徐凤发现,一个自己认为毋庸置疑的观点,通过不同视角的分析,就生出崭新的理解;同学间的分享,帮助自己从自我的小圈子跳出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因此也更趋全面。这种互助学习的模式,引入到团队管理中,鼓励一线员工各抒己见,参与分析决策,可以帮助团队探求最佳方案。这种管理实践,使整个团队充满生机、积极上进。
还有是复旦MBA平台的丰富人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汇聚在复旦MBA,他们志同道合、充满热情,他们分享互助、相互学习,一人有难,援手无数。徐凤说,与这些优秀的人在一起的正能量,使自己也一直积极、上进,同时她的状态也感染着自己的员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毕业之际,徐凤对复旦MBA有太多的不舍。徐凤觉得,在管理之路上,自己还只是迈了一小步,站在复旦MBA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职业发展之路一定能够走得更长远、更宽广。
2015级MBA新生志愿者-毕业典礼沟通组
小编后记
来到复旦MBA的课堂,以空杯的心态,怀揣着敬畏之心,投入和享受学习的过程,接受知识的洗礼,经历思想的碰撞。满满的收获,是知识的汲取,是思想的更新,是思维的碰撞,是视野的拓展,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无尽的力量源泉,将陪伴一生走天涯。毕业不但是学习阶段的结束,更是一次新的启程,在此小编祝愿复旦MBA毕业生职业发展顺利、事业前途光明!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