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预录取算是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回顾两年的申请,有以下一点收获想要分享给跟我情况相似仍然奋战在提面的同学们: /01/.申请材料的连贯和全面性。 尤其对比第一年申请的仓促,仓促写完第一轮材料审批通过才开始准备第二轮。导致两轮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完成内容,而忽略了内容的连贯和对自我展示的全面性。 比如去年在写第二轮材料的时候其实就意识到第一轮的工作内容写的不够突出,但是已经提交你也没法改了。 今年通过博雅汇MBA王英雄老师的帮忙梳理,在不同工作阶段突出不同的能力和优势。 所以在第二轮材料的时候就会注意通过不同的题目更完整的展现出自己的亮点,每一个道题展现一部分,最终形成一个更全面立体的形象。 括在推荐信部分,也跟两位推荐人沟通强调突出不同的特质。 所以在提交第一轮之前,至少要先写好第二轮材料的初版draft! /02/.模拟面试的重要性。 面试是个技术活,但也是个熟练工种。尤其像我这样平时做presentation很少,也很多年没有面试过的人,更加需要实地练习紧张压力下如何输出自己的观点,如何快速形成思路。 更重要的是,每次模拟面试,都可以从不同行业背景的考官那得到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工作内容、行业的新视角和思路,对于内容梳理和面试应答都帮助很大。 对于面试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自我练习。我在准备面试的经常跟朋友开玩笑,说我现在这简直就是小镇做题家的‘题海战术’尤其是对于抽题环节,一直是我最焦虑的部分。 因为范围太广,而我有确实平时对很多实时类问题关注不够,总是怕碰到知识盲区当场挂住。 基于老师们总结的历年真题和解题思路,结合当下实时热点,列出所有能想到的可能出现的题目。 把每道题的思路写出来,慢慢就可以逐渐形成对一类问题的回答思路,并且可以帮助我融会贯通衍生到更多类别的题。 比如之前有人抽到关于‘三顾茅庐’的题,我就此引申出了对于人才的重用以及刘关张三人的管理模式,很幸运让我在抽到企业如何留住人才的时候也想到了一些参考思路。 /03/.坚定信念。 就像吸引力法则, 我一直相信只要你足够想,就一定会实现。我想无论是学校申请还是职业发展,精彩纷呈的路都不一定是好走的路。 在这个过程中,时刻想想自己为什么出发,会更坚定和轻松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