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腾讯财经联合举办了“博疫论”第二十期线上论坛,主题为《全球市场暴跌,中国经济的“杀手锏”在哪儿?》。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在论坛中表示,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必然对我国的采购体系、供应体系和物流体系产生影响,特别是对我国目前位于产业链中低阶段的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宋华具体讲到,2019年我国出口是31.5万亿,其中机电类占到58.8%,纺织和一些劳动密集型占了20%,新冠疫情对这两类商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同时,宋华认为,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使得中国产业链遭受到了两边的打击。一方面是出口遭受了打击,另外一方面随着全球的新冠疫情爆发,进口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从进口的角度,我国还需要进口一些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比如从日韩,我们的ICT行业、通讯行业里面主要的像柔性屏PI材料、21寸的大硅片,这些主要还是日韩的供应基地。
因此,在双重的影响之下,宋华认为,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去管理和恢复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问题。
宋华建议,企业和产业层面里面要想保持韧性,一方面需要尽可能把产业从低端产业向中游环节和上游环节延伸,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被替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第二方面是从全球布局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能够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能够是多边市场或者是多边供应的话,企业抗击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会增强。
另外,宋华也提及,从整个政府政策引导的角度,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国家供应链弹性或者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这里面包括不同机构之间怎么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怎么协调政策,以及建立预警机制等等。只有当这些问题真正得到解决,中国产业的韧性才能够增强。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