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于今年5月初到8月中旬参与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的TAP项目。在刘刚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近3个多月的时间,我们通过企业访谈、资料收集、对标分析、理论研究、撰写报告、反复讨论修改、反复企业调研我们对公众集团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合实地调查的具体情况,给出了几种可能的战略选择,然后根据我们的分析和与客户的进一步沟通,得出最优的战略选择,最后从品牌、组织、人和财务等几方面在战略实施方面给出我们的建议。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我们不但夯实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在了实际工作中,真正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同时我们对整个教育行业,尤其教育咨询行业有了初步了解,为我们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当然我们在整个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下面我仅就我个人分享一下在整个过程中的体悟。
首先,TAP项目需要强大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我作为TAP项目的小组召集人,在TAP项目开始之初,需要先组成自己的团队,在组队过程中,需要权衡各个成员的时间安排和擅长领域,同时还要跟其他组进行项目信息以及落实的沟通。在项目成功申请下来后,要涉及跟指导老师和组内成员关于时间安排、任务分配等等各个方面的权衡,期间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必须一一克服;另一方面就是跟企业的沟通,在日常的资料整理和搜集过程中,需要去跟企业的各个负责人沟通,得到了我们想要的资料。总的来说,整个TAP项目给我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带来了很好的锻炼,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管理沟通实战课程。
其次,在去企业调研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只有问对了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这一点我们组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每次去企业调研前,我们都会在线下碰面一次,确定我们此行去企业调研的目标和任务,然后分工下去,最后把我们的任务分工交给刘老师审核。这样在去企业时才会问出最简单直接,能直击痛点的问题,在后期撰写咨询报告时,写的也才会是干货。同时,在调研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感受,从简单容易接受的问题入手,不要一上来就问太尖锐的问题,这样对于有些接受能力比较差的企业来说,可能会给下面的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
第三,不能照本宣科地找现象,而是要根据现象找问题,通过问题找方案。这几句话可能听起来有些拗口,但确实是我的切身体会。在我们到企业实地调研之初,我的思维方式总是在发现了企业中存在某种问题或是现象后,去套用课本上的知识,看跟哪些方面是对应的,然后直接套用理论知识,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够落地。经过几次跟刘老师的私下交流,我渐渐明白了通过现象看问题,通过问题去找方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我们的方案和问题一定能够对应的上,且是事实可行的、落地的执行方案。这样在跟企业做汇报和交流的时候,企业才会觉得你们真正干了工作,真正为他们着想,提出的方案使他们可以或是不可以采用,切忌用模棱两可的空话来糊弄人,这样对项目的整个过程百害而无一利。
第四,实操是学习知识的最快也是最不容易忘记的方法。此次项目主要是有关战略咨询方面的工作,正好我们已经学过了战略管理这门课,但实际上课堂上的东西我记住的寥寥无几。但是通过几个月的项目操作,别的不说,对于几个核心战略工具的运用,我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同时在运用过程中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为我硕士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
第五,自身的积极性和负责的指导老师能让你在TAP项目过程中收益良多。在整个项目进程中,刘刚老师给我们小组开过不止10次的面对面会议,通过的电话和邮件更是繁多。每次去企业调研,刘老师必到场,同时在前期诊断报告、中期的答辩、以及后期咨询报告的成稿过程中,刘老师更是一字一句的审核,为人师表,莫过如是。
以上五点就是我对于整个TAP项目的一些感悟,感谢人大商学院和MBA中心能给我这个机会,感谢刘老师的辛苦指导,感谢我们组小伙伴们的辛勤付出,如果能给我再次参加的机会,我还会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