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新的一年——人们也开始在这个时候立下少吃多运动,克服拖延症,工作更努力些,奉献更多爱心,财务状况更良好等等的决心。为什么人们会一再重复许下这些司空见惯的决心呢? 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人们总对自己预期太高,而这种语气往往和现实有所矛盾。决心设定的前提就是要好于目前的情况。现代社会科学中,人们既会进行短期、迅速、下意识的思考,也会进行缓慢、慎重、长期的思考。当我们下新年决心时,我们下的是阶段性目标来帮助我们达到最好的状态。 沃顿商学院的 Hengchen Dai、Katherine L. Milkman和Jason Riis对此进行了联合研究,并称之为“全新开始效应”(the fresh start effect)。这是说,一旦到了一些特殊的日子,无论是新年、生日、或者新的一个月的开始,人们就习惯以这种方式来思考问题,重新看待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都想减肥。但是他们具体什么时候会考虑节食呢?他们发现,在每个月开始或者每年开始的时候——典型“全新开始效应”的时间点,Google Search 中关于“节食”的搜索都会增多,对于成功减肥案例的关注程度也会比其他新闻事件多。 不仅Google Search显示出这样的结果,现实情况也是这样。在这些时间点上,人们为了实现愿望付出的行动也是要高于平时的。根据对12000大学学生的调研发现,每周、每月开始的时候或者他们的生日后,都会有更多的人涌入健身馆锻炼,甚至使得健身馆不得不多开两小时。 有一个专门用于“下决心”的网站叫做stickK.com,人们在网站上设定自己的目标并且如果他们没能实现就会因此付出一笔可能让他们感到心痛的费用。沃顿的研究人员跟踪了网站上44000名使用者,结果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更愿意在新的一周开始(62.9%)或者新的一个月开始(23.6%)的时候立下决心。而新年的时候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145.3%。 为什么立下一个阶段性目标会如此普遍呢?一方面,它能够给你提供一个很好地机会让你后退一点,短暂逃离现实中每天接连不断的生活。每当过生日或新年到来时,你会充满对未来的美好设想。 但研究者们也发现了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些特殊的时间点就像是在你的大脑里重新开了一个账户(Mental Account),在过去(那个总是不怎么锻炼,不勤于工作,人际关系不好的自己)和未来那个可能变得更好的自己中间划开了条界限。人们的行为总是基于自我认知,一旦感受到新一年会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做出改变就会容易很多。 那么,如何实现这些决心呢?我们怎样保证我们能坚持住这些决心呢?行为经济学家给了三条建议: 1 目标需要简单; 2 使之变成习惯; 3 让它变得有趣。 如果一个决心可以变得具体并能够转化为简单的每日都可完成的固定行为,那么实现它就更可能变为现实。 人生中不可逃避的现实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期望会和一些诱惑相抵触,而这些吸引我们的诱惑时时会取胜。 但是有时完成一些长期被耽搁的事情,或是做出改变我们人生走向的事情,会是一种极大的喜悦和乐趣。如果我们能够在把愿景变为现实的过程中更尽力一些,那回首当初下决心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觉得是失败的了,相反,它正是人生的转折点。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