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渴求职业转型 大家好,我是孙月鹏,2014年至2016年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修读全球MBA。 在进入清华大学之前,我有三年的工作经验,分别为中国五矿集团旗下五矿地产和上投摩根基金,考虑到提升学识技能和实现职业目标,希望能够在金融行业中更为精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扩展自己的国际视野,选定申请清华全球MBA。 02 关于MBA有四问 关于修读MBA,我认为有四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否应该选择修读MBA? 第二个问题是应该选择修读哪所学校的MBA? 第三个问题是应该如何获得最终的录取? 第四个问题是开始就读之后应该做什么? 前两个是动因,后两个是方法。前两个问题度量了你在未来努力的方向,后两个问题决定了能否真正实现最初想法的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希望能够获得职业转型。实现职业转型,路径有很多条,可以考研,可以去国外读MBA,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找寻机会,基于当时的情况,我确定的目标是根植于国内发展,以北京为大本营,同时提升自己的国际视野。加之考虑自己之前的工作经验的保留和未来人脉圈的积累,确定了选择内地优秀的院校修读MBA。 选择清华时,我参加了多次清华的宣讲,清华的内在气质深深的吸引了我,作为MBA教育的翘楚,清华理性、严谨、踏实、勤奋的风格更适合我,以实干来证明自己。同时全球MBA项目也更符合希望转型的内在需求。 03 offer与清华校友 报考的时候非常幸运,一路比较顺利地就走了过来。在准备MBA录取时,如果你之前基础较为扎实,那花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每天做一套题,就有把握顺利通过联考。我当时大概准备了一个月,每天晚上下班回家之后做一套题,持续不间断并且及时温习错题,最终以满意的成绩通过了联考。 进入清华只是一个门槛,能否实现最初的目标则取决我们能否真正把握好时间,践行之前的计划,在清华园学习的时间不断的努力。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印象最深刻的第一年结束后的暑假,刚刚结束MIT的课程从美国回来之后,我同时承担了三份实习,基本上每天睡四个小时左右。虽然异常辛苦,但这几个月的时间为我的职业选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也都获得了Return-Offer。 在这里我要非常感谢清华MBA的校友导师,最初的实习机会是偶然的机会一位在知名金融机构校友的推荐,薪火相传、知遇互助,正是清华校友之间情谊,也是清华精神的体现。清华MBA在遴选候选人时会从内核到外延,进行高标准的选择,所以当开始学习时,你会遇到志趣相投的伙伴,进入学习时会安排学习小组,后来我们学习小组里的七人成为挚友,毕业之后一直相互支持。 丰富的知识资源和校园生活给每一人以实现其目标的机会,只可惜在校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清华正如心底的烙印,在我毕业之后的时间里,时时回想、异常留恋。如果时光重头,我依然会坚定地选择清华MBA。
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我的整个清华经历,就是“转型”。进入清华全球MBA项目的初衷是希望转型,在校期间我也希望能够找到职业转型的路径。求学两年的时间里,把握好全日制时间更为充裕的优势,做好每月每周每日的计划,完成了多份实习,体会了金融行业中各细分领域的特点,实习覆盖面包括金融行业里的股权投资、固定收益、投资银行和信托等等。丰富的体悟帮助找到了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毕业后我投身到文娱教育行业的一级股权投资,先后在联想控股旗下君联资本和俞敏洪老师和盛希泰先生创立的洪泰基金从事股权投资工作。目前担任洪泰基金投资副总裁,专注于成长期的文娱教育行业投资。今年非常有幸能够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单。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