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清华MBA_离开投行开启在华外交生涯的英国MBA校友
首页 > 资讯 > 清华MBA_离开投行开启在华外交生涯的英国MBA校友 > 正文
清华MBA_离开投行开启在华外交生涯的英国MBA校友
时间: 2021-12-04 22:33:55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1363


导读

戴浩恩(Dan Cowen)就职于英国外交部,从清华全球MBA项目毕业后,他致力于深化英中合作关系。


戴浩恩(Dan Cowen)是来自英国的清华全球MBA项目校友。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是同家人一起度假,当时他就知道自己还会回来。戴浩恩是工程教育背景出身,毕业于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毕业后就转入金融行业,起初在一家保险公司任职,后来去了投行工作。

 

当戴浩恩决定要攻读MBA的时候,他抓住了去中国学习的机会并留在中国,得到在英国驻华使馆的工作。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完成清华全球MBA项目学习之后,戴浩恩离开投行开启了在新领域的职业生涯。

 

如今,戴浩恩参与英国外交部全球繁荣基金有关工作,该基金有2800万美元资金支持,致力于解决中国的贫穷和不平等问题。

 

“MBA经历已经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他说。

 

在完成本科学习短短两年后,戴浩恩(Dan Cowen)就跳到了投行领域,成为杰富瑞集团(Jeffries)伦敦分公司固定受益团队的一员。 

 

然而,他还是觉得自己的兴趣在远方等着他。

 

“我一直觉得我可能会再回学校读书,”他解释道。

 

戴浩恩技术教育背景出身,为了不再将自己局限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角色,他决定去读MBA,进一步拓展未来职业选择。

 

这也是回到中国的好机会。“我注意到清华是中国排名第一的高校,”他回忆说,“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就申请了清华全球MBA项目。”

 

戴浩恩拿到了清华全球MBA项目和中国政府的双份奖学金,该奖学金用于鼓励外国留学生学有所成后致力于中国的国际合作,戴浩恩得以毫无经济压力地攻读MBA。

 

“我对此十分感激,”他说,“如此棒的机会让我无法拒绝,毕业之后为英中关系做贡献也责无旁贷。”

 

戴浩恩刚到北京读MBA时,适应全新的环境是个不小的挑战。“语言不通,文化完全不同,你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他解释说。

 

“你得下决心迈出自己的舒适区,确保自己一直在游泳而不是沉到池底。”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戴浩恩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在清华MBA的课堂上,来自20个国家的学生们共同学习。在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课上,戴浩恩发觉文化差异对同学们的商业视角有很大影响。

 

“在一些案例中,当我们面对诸如‘此人做的是对的吗?’这样的问题时,全班同学会根据各自的文化立场而分成不同的阵营。”他回忆道。

 

“如果在多元化程度较低的课堂上,你绝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一个适时而来的工作机会帮助戴浩恩更快适应了中国的商务环境。在攻读MBA一年后,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给他介绍了华控基金的实习岗位。

 

“这让我得以在中文环境下的中国公司积累工作经验,”戴浩恩解释道,“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如今,戴浩恩在英国驻华使馆工作,致力于拓展英中经济关系。

 

他参与协助组织由英国财政大臣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共同主持的年度英中经济财经对话,双方在对话中共同探讨经济议题和合作机会。

 

这次对话见证了“沪伦通”(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的机制)的启动。通过“沪伦通”,全球投资者可以购买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中国投资者也可以购买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中英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化。

 

通过参与英国政府发展援助基金的工作,戴浩恩也有机会为中国社会事务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发达,但事实上贫穷和社会不公平现象也大量存在,特别是性别不平等现象。”他解释道。

 

“在诸如改善融资和社会包容等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这包括给人们提供

 

在英国脱欧的背景下,戴浩恩认为英国同中国的关系以及他作为工作在英中关系一线的MBA毕业生所能发挥的作用都变的越来越重要。

 

“中国现在是国际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发生的任何波动都会在英国引起连锁反应。”他解释道。

 

“以全球视角看待繁荣,这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