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写作始终令人苦恼,这件事情无关语言。那么下面就来说说双语写作,希望对备考MEM的同学有所作用。
管综里的中文写作也算是全新的科目,两篇作文,一篇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600字,一篇论说文35分、700字。作文不用开始的太早,九月份开始正好,所以作文主要放到后面来讲。前期大概对管综作文有一个初步理解。
管综的写作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科目,其中一篇是论证有效性分析,不难,多分析分析,多看看给的材料,学会去“找茬”,并且能够用专业的文字技巧将需要修正之处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论证有效性分析是由技巧可循的,反正一共就四个需要反驳之处,找出正确的点就已经成功了90%。
关键是论说文,由于考纲上对论说文的要求只有寥寥数句,所以现市面上每个教写作的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正所谓文无定法,很难说哪种风格会更好。
但是在我看来,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结构型,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一些较为固定的模板,使其能够通过将题目分类的方式来格式化地完成作文,行文中多采用举例的方式来对观点加以证明,学习起来会较为容易,能够快速地开始习作。市面大部分的写作老师都是这样教的,因为这样一是能让学生觉得简单易懂,很快就能下笔,二是反正就让学生练习写模板就是了,大家都轻松,何乐而不为呢。这种写作类型的一个较大的风险就是分数很可能会有上限,且很可能阅卷老师见多了这种模板作文,给出较低的分数。
而另一种是分析型,某位富有争议的老师就是教的这个类型,主要教给学生论说文的行文思路,每一段该写什么,怎么写,但不会直接让学生照着写。这种方式难度较大,不会很轻易地就可以下笔,需要经过对范文不断地总结和推敲,思维有了一定的深度和沉淀之后才能开始上手,没有固定的模板。且其提倡尽可能少的去使用事例,多用分析和论说的话术来进行写作。优点在于只要掌握了就更容易拿高分,行文也会更加流畅,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缺点也很明显,难上手,而且还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学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依旧无处下笔,这对考生的写作素养也会要求较高。
这两种类型的写作风格都各有各的好处,都先听听再决定主学哪一种会比较好。我是以分析型入门的,多次写作后总结了适合自己的“模板”,这样既能够在考试时节省时间,有能保证行文通畅连贯。
接下来再说说英语写作。
英语作文如果你像我一样,完全不会写,那就用模板。不过也要多看几种,然后总结出自己的模板哈,不要拿着别人给的直接就硬套。小作文就那12种信件,网上都有,总结出来天天背就好;大作文的话主要可以分为动态图和静态图,找那种结构模板然后试试能不能套用,能就直接背。用模板的坏处就是想要很高的分一般没啥机会了,不过对于我这种作文学渣来说,能拿个及格分也就够了,好处就是方便,不用花太多功夫,反正背完了直接用就行。
学完作文的基础内容就可以开始正式用历年真题来进行模考了,这里需要特别提一下作文和英语,这两个科目我觉得完全用真题就好,含金量最高,也是最具有参考性的,部分那些机构的模拟套题都非要整点晦涩难懂的题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在后期学习中挺搞心态的。英语二做完了可以做做英语一,不过二者考法和难度都有一定的出入,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在英语一上。
管综写作一定要先去写,自己一定要动笔,刚开始会很难,但一定要强迫自己去写,写完了再去看解析和网课啥的,不然每次都看了再写跟开卷考试似的,真正上考场就直接懵了。
这个阶段用真题来进行模拟真的非常重要,模考频率不用太快,一周大概两次就好,每次做完都需要对它反复的研究,哪些题是做错了,做错的原因是什么,哪些题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是由于知识点没掌握好还是其他。真题模考是在为最后的考试“塑形”的过程,反正考试时间就三个小时,怎样合理地安排每个科目上所花费的时间,以及遇见难题和生题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都是需要在这个阶段磨练出来的。
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希望大家考研顺利啊!!!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想要咨询MBA添加助教老师微信(158104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