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选择去清华MBA读书:是我在金融路上最赚的一笔投资!
首页 > 资讯 > 选择去清华MBA读书:是我在金融路上最赚的一笔投资!> 正文
选择去清华MBA读书:是我在金融路上最赚的一笔投资!
时间: 2025-08-05 08:31:26
来源:
浏览量: 9
清华MBA:金融路上最赚的一笔投资

Part 1:从新开始

回顾前半生,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生于四线小城,靠高考走出小地方,我应该算一个还凑合的做题家。

和大多数本地的人家一样,从小我被我妈灌输了三个根深蒂固的理念:

其一为,要走出家乡,其二为,要出人头地,其三为,要有较高的收入。

某种意义上,这是三个互为因果的递进条件。

抱着发财的念头,大学本科,我选择了中山大学的金融系,成绩不说稳拔头筹,也算名列前茅。

本以为考上985拿过奖学金,毕业后进入银行就能一路走上人生巅峰,结果社会现实狠狠给我上了一课。

对于我这种没有什么身份背景、人脉关系的人而言,哪怕进了银行,顶着高大上的名头,工作实质也不过是拉客户卖理财拉存款这些销售岗的内容。

每天西装革履,说是拓展业务,和推销员没有任何区别,晚上陪酒,偶尔还要给领导开车,生活重复单调,行长日常施压。

同学聚会,反过头去看一些当初成绩远不如我的同学,由于家里的资源,已经在本行业混得风生水起,或者钻营能力极强者,也能于所在公司步步高升。

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了六七年后,哪怕业绩还算出色,靠着勤奋爬到了主管的位置,我仍然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之中。

一方面是资产增值的速度依然只是聊胜于无;

另一方面在于我发现自己毕业之后,已经很久都没有什么个人能力学识的成长了。

每天活在相同的环境里,思维方式、做事准则、接触人群都逐渐固化,各种因素导致的隐形天花板越来越明显。

做个不恰当的类比,那段日子我的感觉就是,哪怕眼前的试卷,我考了一百分,可第二天仍然要重新来过。

在这种焦虑之下,我听从某前辈的建议,开始考虑报考MBA,反正这两年攒的积蓄也远远凑不到一线城市的房子首付,所在行业的工作又不是自己喜欢的,不妨给自己一个让更为出色的学历,多一些撬动机会的杠杆。

于是,打开电脑,搜罗出各知名大学的MBA,我陷入了沉思。

Part 2:梦系清华

想去清华不是工作后的突发奇想,只是在残酷的竞争下,这种执念会在高中冰冷的现实面前被迫隐藏起来。

如今,再一次面临对目标学校的选择,我有点忐忑。

一方面看完清华大学MBA的相关资料后,心中的向往之火非但没有熄灭,反而愈燃愈烈;

另一方面是久疏学业,数学和英语都随着酒局被吞进了肚子里,面对庞大的竞争压力难免担心。

不过仔细研究一番,咨询了两个朋友介绍的老师,把各种影响因素罗列一遍,我觉得也许还真的可以尝试一下。

作为MBA学位,面对的都是社会工作后的人才,所以考核标准比较多元,笔试并不是其中最难的部分。

MBA的前置是本科学历,我中山大学985的基础,勉强看得过去。

得益于自己还算努力,参照前一年的入学学员平均收入,我发现自己的收入也还算高出这个数字一截。

包括奖学金记录的硬件基础,这些可以保证我在面试和笔试里,都起码保证我可以不落下风。

没想太多,我便开始了对面试和笔试的准备,既然决定要考一下MBA,大不了也只是失败而已,换个差一些的学校罢了。

就像那句话所讲,很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做,而是你努力做了才会有希望。

对于大多数有过求学经历的同学而言,清华都是一座立在那里就不需要多余描述的高山。

此时对我而言,山不过来,我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