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MBA个人面试老师会选哪些方面提问?
首页 > 资讯 > MBA个人面试老师会选哪些方面提问?> 正文
MBA个人面试老师会选哪些方面提问?
时间: 2025-01-06 17:23:28
来源:
浏览量: 96
在MBA个人面试的提问中,考官具体从哪些方面对面试考生进行考查?从面试考生的角度,针对不同的考查角度,应当如何进行准备?在面试中应当体现哪些方面的优势和个人素质?应当注意哪些问题?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内容为考生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讲解。

一、以往的职业经历和管理经验

在名校的MBA提前面试中,面试考官通常首先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背景,尤其是目前的企业背景、个人职务情况和主要工作职责等内容。这是因为,对于面试考官而言,评价一名考生是否符合本校MBA的录取条件,最关键的核心指标就是该面试考生之前的职业背景情况和企业管理经验。

1.企业背景情况和面试策略

对于就职于国内外知名企业(如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央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等)的面试考生而言,对于该方面的准备比较简单。由于考官一般对于这类企业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在面试中很少涉及对企业背景的考查。

对于任职企业并非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考生而言,则在面试的开始阶段,考官通常会询问该企业的经营规模、利润情况、主要产品市场和行业竞争情况等内容,以便对面试考生的企业背景有大致的了解。相应地,在参加面试前的准备阶段,考生应当对所在企业(包括之前任职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具体来讲,考生一般在参加面试前应当对以下企业背景相关内容有较为系统的准备:(1)企业的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情况;(2)企业的市场份额情况;(3)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竞争情况以及主要竞争对手;(4)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主要劣势;(5)企业近些年的总销售额和利润情况;(6)企业的管理组织架构;(7)企业的发展战略;(8)企业的潜在风险情况(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汇率风险和政策法规风险等)。

在面试中,当回答考官针对企业基本情况的询问时,考生应当表现出对所在企业的情况非常了解,进而体现出较高的管理者综合素质。反之,如果对涉及企业基本情况的问题不能给出翔实的解答,则表明考生缺乏对企业整体情况的深入认识,往往会给考官留下非常不好的整体印象,不利于获得理想的面试成绩。

2.考生所任职务情况和面试策略

在面试中,除了面试考生所任的职务名称(如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市场总监等),面试考官最感兴趣的通常是考生所任职务在企业内部的层级情况。这是因为,同一个职业头衔,在不同的行业或企业中往往会有不同的管理层级水平或具有相差甚远的职位权限。以人们耳熟能详的副总裁(VP)为例,在很多制造企业和IT企业中,副总裁是职位仅次于公司董事长和总裁的公司高管,但在投行业中,VP只大致相当于企业部门经理的职位,属于中低层管理岗位。

在参加面试以前,考生应当确切了解自己所任职务在公司内部的具体层级和在公司整体管理架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3.考生具体工作职责和面试策略

尽管在MBA提前面试的申请材料中会包含申请人的工作职责相关内容,但在面试现场,由于该问题对面试整体评估至关重要,往往还是会深入询问考生的具体岗位职责、管理权限、业绩考核指标和主要工作业绩等相关内容。采取的具体提问方式除了询问有关方面的具体内容外,还很有可能要求考生举出实例来进一步加以说明。

为了在描述工作职责时使考官给予较高的管理职位背景,为接下来的面试打好基础,考生应当在面试中突出自己工作职责中的管理职能部分,体现出明显的管理职能定位,而绝不能让考官产生“该考生的工作职责侧重事务性工作,在管理职能方面则不具备明显优势”的负面评价。

此外,在涉及部门职能和管理职能的提问时,考生应当突出自己部门在公司整体业务架构中的核心地位,自己的管理岗位也属于企业核心业务管理岗位,避免将自己的部门和职位定位在企业的核心业务或主营业务之外。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一名在IBM公司市场部门任产品经理的面试考生而言,不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就职位背景而言,其被MBA录取的把握会高于在公司内担任日常行政工作的同级别管理人员。

对于之前有过较为长期的技术背景的考生(如之前从事过多年技术支持工作的产品销售主管、从工程师晋升至项目经理的管理者等)而言,在面试中要注意不要过于强调自己的技术专长(如技术认证优势、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和接受过的技术专业培训等),因为技术专业优势与商学院MBA招生和培养定位严重不符,反而会引起面试考官的负面评价,而应当主要突出自己的管理工作职能和企业管理方面的业绩情况。

【MBA面试失败案例】

李欣(化名)在进入目前的大型民营上市IT公司之前,曾在两家世界500强公司工作。由于李欣目前和之前的雇主企业都是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大型企业,她有较为优秀的企业背景。她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企业运营分析管理,在进入目前这家大型民营企业后,职位升至总经理助理,负责公司在全球不同业务大区的经营数据分析工作。

在顺利进入清华MBA的面试环节后,在面试考场,一位考官向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在工作中最擅长的领域是什么?”由于长期从事企业运营数据的分析工作,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在制作表格方面非常擅长。”事后,尽管她的企业背景和职位背景都比较优秀,还是未被清华录取。在考官给出的面试评语中,明确指出:该面试考生日常工作侧重事务性工作,缺乏企业管理经验。

显然,对于面试考官提出的这一关键性问题,她没有给出令考官满意的答复,反而因为回答过于仓促、草率,而没有充分考虑面试考官试图了解的核心内容。实际上,考官询问其在工作中最擅长的领域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一是考查其日常工作侧重管理职能还是侧重一般性事务工作;二是考查面试考生所从事的主要管理工作和管理专长,进而对考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岗位发展性作出评估;三是评估面试考生的管理专长是否与其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相匹配。从考官的角度来讲,如果考官认为考生所从事的工作侧重事务性工作、缺乏管理职能,则意味着考生的以往职业经历与MBA的招生目标严重不匹配,从而往往会导致面试的失败。因此,在涉及企业职位背景的相关问题的考查中,考生务必注意充分体现自己的管理职能背景,而不要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所从事的一般性事务工作(如数据统计、行政工作、会计记账等)或技术性色彩较强工作(如技术研发、程序设计、工程施工等)。

二、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发展潜力

在MBA面试中,考官会深入考查面试考生的以往职业发展情况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在面试中,应当将上述两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往的发展履历应当体现出为实现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积累管理经验和行业市场经验等,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应当以之前的管理经验和行业市场经验为基础,切忌脱离之前行业发展主线而盲目不切实际地选择进入新的行业。

【MBA面试失败案例】

王恺(化名)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总行信贷部门担任基层管理人员,在申请北大MBA时,为了迎合考官的面试录取倾向,将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目标定位在未来从事创业。但由于之前没有任何创业经验,也缺乏必要的准备,在申请材料中并未谈及创业的具体规划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