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首页 >
资讯 > 考研失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正文
考研失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时间: 2024-07-02 19:36:47
来源:
浏览量: 311
老徐我没有考研失败过(不要打我),但我们作为一家培训机构,公司里的小伙伴还是有类似经历的,所以下面就让这位小伙伴说说她的感受吧。以下是公司小伙伴写的内容:我本科读的是一个二本,属于在本地都不太好找工作的那种,专业是理工科的高分子材料。由于高中全在玩,大学才明白好好读书是一件很有用的事情,于是决定用考研改变命运。因此目标定得很高,听家里的话说女孩子学金融比较好,然后选择了人大的金融,现在想想真是想得比长得还美。当时复习得还挺努力的,属于把自己关起来闷头学习的状态。到11月的时候,我的真题已经刷了快十遍了,同时人的精神压力也逐渐积累了起来。压倒我心态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我到人大去现场确认的时候。看着乌泱泱的队伍,第一次切实感受到了自己到底做了一个多么可怕的决定。这件事其实我本身就清楚,但真的用眼睛看到竞争有多么激烈就是另一回事了。于是后来的12月,我一面觉得我已经把真题做过那么多遍了没有问题开始松懈,一面被焦虑折磨得睡不好觉,以这样的状态我迎来了笔试考试。结果自然没有上岸成功,但并不是专业课或者总分不行,而是我的外语没有过分数线。那一次对我的打击很大,所以我没有乘胜追击二战而是直接选择了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考研的经历,是的,后来我还考了第二次。第二次是工作了几年之后了,果然还是贼心不死,但金融也成了我心里的一根刺,便没有再次选择。如果说工作这几年带给我的最大收获,那可能就是让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于是第二次考研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新闻专业,当时报考的是中传的新闻。这次同样是跨专业,我思考再三,在6月的时候选择了辞职回家专心备考。这次我吸取经验,非常认真地做题,认真总结,看论文看书,丝毫不敢松懈。每天6点起床去附近的大学上自习(那时候还没有疫情,大学可以随便进),小区里和我同一个时间起来的只有遛狗大爷哈哈哈哈。这里要提的一点是,之所以会选择中传,一方面因为中传的新闻是很好的专业,第二就是因为中传的外语可以选择考日语。前面说过我在考人大的时候因为英语没过线所以没有进复试,这是因为本人英语真的很差,临时抱佛脚没戏的那种差。而由于我个人的爱好所以日语还算不错(现在想想也不算不错吧),所以愉快地选择了能够考日语的中传新闻。之后就是千篇一律地复习了,这回我投入了比上次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同时还有心血,我把所有的专业课书都从头到尾做了笔记,不是记在书上,而是全部写在每一本参考书专门的笔记本上,好的论文打印出来一遍遍看总结人家都写作逻辑和思路,学习标题乃至措辞。政治也是肖秀荣系列全部都看过,那本知识点精讲精练我看过不止一遍,日语我也从头好好地学习了,没敢怠慢。到了考试那天我真的非常紧张,因为我投入了太多所以太怕失败,当天晚上几乎通宵没有睡着,第二天却一点不困。两天下来,我觉得自己发挥了自己的所有,两门专业课我都是奋笔疾书到最后一刻,生怕有哪些地方没有写到将来自己会遗憾和后悔。分数出来后,哈哈哈哈,专业课两门都是130+,政治70,然后,我最自信的日语只考了70分,和中传当年的分数线差了仅仅3分。最后我调剂去了一所普通一本院校,到此,终于完成了我的研究生学习。回头看两次考研经历,第二次虽然最后还是上岸了,但说实话在当时我的感觉中,这个研究生根本就不是我考下来的,我是失败的,那段时间真的是厌世到了极点。其实考研失败的感觉是什么,或者说当你努力过后却还是失败了的感觉是什么,我觉得最让我难过的莫过于对自己的怀疑。“我是不是就是做不好事情,我是不是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得到我想要的那个东西。”这是我自我否定的时候最经常在心里和自己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