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超一流选手上场了!中传动画学院联袂经管学院推出数字艺术MBA
首页 > 资讯 > 超一流选手上场了!中传动画学院联袂经管学院推出数字艺术MBA > 正文
超一流选手上场了!中传动画学院联袂经管学院推出数字艺术MBA
时间: 2024-05-14 21:05:28
来源:
浏览量: 522
继营销科技、品牌公关、娱乐演艺、体育传播之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与经济与管理学院联袂推出数字艺术与智能产品课程模块,汇聚顶尖课程、师资、实践和校友资源,培育中国未来文化传媒领袖。

模块定位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艺术与智能产品MBA旨在关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对传媒行业赋能的当下,利用中国传媒大学顶级国内外师资和专业禀赋,培养具备数字艺术鉴赏力、前沿趋势洞察力、综合技术整合力、全局项目领导力,掌握智媒时代新语言、新技能、新思维、新观念的中高层管理者和复合型创新人才。

TOP合作伙伴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价值收益

l 享有国内数字艺术教育龙头资源,全方位学习数字艺术理论、应用,探索产业前沿发展。该MBA课程模块教学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是国内最早一批致力于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网络媒体教育与研究的培养单位。学院以“面向业界、面向国际、面向未来”为宗旨,形成了“跨学科、跨媒体、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整体特色与优势。目前拥有“数字媒体艺术”“动画”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拥有1个“动画与数字媒体”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动画教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动画技术研究实验室,1个动画学北京市重点学科交叉学科。  

l 享有国内顶级的数字创意产业环境,获悉产业一手经验。教学师资领域涉及动漫、影视、游戏、智能交互产品等并获得百余项如美国学生奥斯卡、纽约设计大赛、Siggraph国际图形图像学会、法国昂西动画节、中国动漫金龙奖等国际重要奖项。知名作品包括商业动画电影《姜子牙》、网络系列动画片《功夫兔》、网络动漫表情“兔斯基”、“三国杀”游戏、智能手机应用“黄油相机”等,颇具数字创意产业影响力。  

l 享有与国内顶尖数字艺术团队、智能产品企业战略合作资源平台,如中国互联网协会、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人民网、新华网、爱奇艺、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广科院互联网研究所、腾讯研究院、阿里巴巴研究院、微软中国等。助力学员洞悉行业发展规律,获取更多合作机遇。  

l 深度参与国内外高端数字艺术与智能产品展会、大赛、论坛等活动。深入理解数字艺术产业经营发展之道。

模块核心课程

(一)数字艺术全景:溯源、现状与趋势

本课程立足数字艺术本体论,从理论维度、历史维度、生态维度立体地建构起对数字艺术的全局认知,夯实数字艺术领军人才必备素养。课程关注数字时代发展的大脉络、大趋势,洞悉数字内容生产与智能产品研发特性及其所引发的相关热点议题。 

(二)数字艺术传达与智能技术应用

以授课结合领域专家专题讲座方式铺陈数字艺术与智能产品中涉及的多样手段,包括且不限于视觉传达、视听语言、3D建模与动画、交互设计、数据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3D引擎等。增强高端管理人才对当下前沿、复合的数字艺术产品形态的理解。

(三)创新设计思维

创新设计思维是文化创意传媒从业者持续增强其领导力的有效工具。课程针对数字艺术和智能产品生产环节中的特性及问题,通过参与式、体验式的课程设计展开创新设计思维实战训练。

(四)智媒时代产品研发

以互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媒行业的加速赋能带动了产业加速融合和“跨界”。智媒时代的产品研发课程融汇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媒体创意与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人才具备人工智能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全局能力和技术与艺术融合应用的创新能力。

(五)品牌战略设计  

本课程从战略角度出发,从品牌塑造层面强化对数字艺术内容生产或智能产品研发的理解。课程包含理论讲授、案例剖析、课堂讨论等方式,全面解析品牌管理,包括品牌定位、设计、培育、传播的理念、流程和策略,为行业高端管理人才创建强势品牌提供清晰的路线图和实用的工具箱,全面提升品牌决策能力。

(六)数字创意产业经济  

本课程立足大众传媒、文化教育、数字娱乐、智能制造等行业发展,课程内容包括数字创意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商业机遇、商业模式、企业创新与路径等。为人才在产业动向、商业发展上提供多维经验与信息。

(七)整合实践:大型数字艺术项目策划、运营与管理  

引入国内外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娱乐、大众传媒、教育、广告等领域标杆企业或领军人一手资料,从大型数字艺术项目“操盘者”视野出发,面对面深度解析项目策划、运营与管理经验。

主要师资

黄心渊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全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影像,数字游戏创作。                               
高薇华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SIGGRAPH教育委员会亚洲代表,动画制片人、策划人、导演,系2020年商业院线动画电影《姜子牙》制片人。2000年开始参与创办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从事动画教学、创作与研究至今。

李中秋

国际动画协会(ASIFA)副主席、中国秘书长,北京迪生数字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于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图像及新媒体传播。1989年引进第一套三维动画技术到中国,曾与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跨国合作,不断推动中国动画和虚拟现实等数字内容领域的技术革命,拥有多项数字技术的专利和发明。

耿聃皓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授课内容:互联网科技与产品设计。    

赵立威  

旷视科技资深副总裁。授课内容涵盖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与商业应用等。

郑夺  

量子体育副总裁。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在电竞赛事、艺人明星运营、节目制作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授课内容涵盖游戏数据分析、赛事策划、赛事导播、赛事管理等。曾撰写中国首个电竞赛事制作执行蓝皮书。

陈军宏

黑镜科技CEO,2012 年创立 Avatar Works,专注于研究与未来数字真实世界(Digitalized Reality)相关的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产品。期间,实验性产品《小偶Myidol》曾风靡全球。

丁彧

法国巴黎高科博士,现担任网易伏羲AI实验室人工智能专家,专注于数字虚拟人的研究及落地工作10余年。工作成果已落地于网易多款游戏、虚拟偶像短视频、新闻类短视频制作和教育产品如《极客战记》、APP《有道乐读》等。

王咏刚

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长期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投资、孵化与人才培养。此前曾在谷歌公司担任主任工程师超过十年。对前沿科技与商业、人文、艺术等的结合有深入的积累与思考。授课内容:机器智能与人类创意。

吴卓浩  

历任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副总裁、用户体验总监,Google、Airbnb中国设计负责人。在清华、北大、央美、ArtCenter等40余所大学授课,是北京冬奥会景观形象专家,也是工信部、文化部常年授课专家,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网络科技与智能媒体设计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人工智能艺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在中国红星设计奖、DIA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等担任评委。

程腾  

商业院线动画电影《姜⼦牙》导演。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作品《天外有天》曾获第四⼗一届学⽣生奥斯卡动画单元银奖。在美期间曾任梦工厂动画公司DreamWorks Animation联合导演,与Philip Craven合作导演动画电影 Run Duck Run。

谢坤泽  

早鸟投资基金创始人、董事长。于2007年底担任奥飞动漫内容及形象事业部总经理,负责协助奥飞公司发展有关动漫影视项目的品牌营销与版权授权、内容投资与合作、电影、游戏、舞台剧与移动乐园等业务,担任4家转投资动漫企业董事与"巴啦啦小魔仙"等著名动漫作品大电影总制片人。2013年9月起,推动成立早鸟基金,主要从事文化品牌产业投资管理工作。

曾伟京  

央视动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动画导演、制片人。代表作品有《福娃奥运漫游记》、《2010年北京电视台动画春晚——太空春晚》、《星游记》、《2012年北京电视台动画春晚——龙行天下》、动画系列片《飞越五千年》,中捷合拍动画系列片《熊猫和小鼹鼠》  等。 

徐莉荣    

喜马拉雅总裁助理,负责喜马拉雅创新业务。授课内容:自媒体内容设计与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