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浙大EMBA学长分享:新一代企业家正站在“科学和艺术的交叉口”
首页 > 资讯 > 浙大EMBA学长分享:新一代企业家正站在“科学和艺术的交叉口” > 正文
浙大EMBA学长分享:新一代企业家正站在“科学和艺术的交叉口”
时间: 2024-05-08 21:13:04
来源:
浏览量: 285
当前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

对于企业家而言,如何在新格局之下生存下来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进行企业的战略调整与创新?每一个环节需要注意些什么?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睿华创新管理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吴晓波,在日前一场结合实践案例与相关理论的课堂分享中,围绕上述话题展开了深入分析与讨论。

以下内容整理自吴晓波教授演讲分享录音,有删节。

学者介绍:吴晓波,浙大EMBA《战略管理》课程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

新格局下的战略与创新

如何进行战略定位?

众所周知,建立战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在进行战略定位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析自己的竞争优势。

那么如何分析呢?对于行业内的竞争,我们可以通过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来分析竞争优势。

同行业竞争者

在进入某个行业时,首先要分析:你的竞争环境是怎样的?你有竞争对手吗?他的业务和你的业务是否是“打架”的?在某种情况下我怎样才可以把他避开?我如何对自己的业务进行取舍?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接着,要去客户端看一看,你跟客户之间的讨价还价的能力,和客户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其实说到底,就是和客户博弈的能力。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再接下来,就要尽可能从供应商那里拿到便宜的原材料,并且每一次都有较高的时效性。这样你的库存能够减少,它的质量能够提高,这也是很重要的竞争能力。

替代品威胁

此外,不要忽视替代品,任何行业都有可能受到替代品的威胁。

潜在竞争者

还有就是潜在竞争者,指的是暂时对你的企业不构成威胁但具有潜在威胁的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的可能威胁,取决于进入行业的障碍程度以及行业内部现有企业的反应程度。


这是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来分析行业内的竞争。但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在面临行业内竞争的同时,也常常面临行业外的竞争——“跨界”企业的冲击。

面对如此复杂的竞争环境,我们又该如何获得竞争优势?

事实上,你的竞争优势无外乎来自于两个东西,一个是低成本,另一个就是差异化。

所谓差异化战略,也称特色优势战略,是指企业力求在顾客广泛重视的某些方面做到行业内独树一帜。

它选择许多用户重视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并赋予其独特的地位以满足顾客的要求。它既可以是先发制人的战略,也可以是后发制人的战略。

而特斯拉就是这样一家公司。他主打的是高端、高性能、运动型的小众高端市场,价格上也不同于其他汽车企业按照成本加成定价,它是按奢侈品的定价方式,价格接近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的中端车系定价。

对于初创企业来讲,我们把市场的用户需求设计出来,很好地去满足他们,既要低成本,又要有差异性,以扩大市场为目标。

但在长生命周期的行业里,这样两者兼顾的方式并不见得好,还不如分清楚,特别是在细分的市场上,你要么走集中低成本战略,要么就走集中差异化战略。

除了分析竞争优势、明确竞争优势的获取方式,在制定竞争战略前,我们还需要了解竞争战略的五大支柱。


独特的价值

诉求当下人们有千变万化的需求,找到他们未被满足的且有可持续性的独特价值诉求。当你找到这样的独特价值诉求,就开启了成功的第一步。

精心定制的价值链

找到了第一步,接下来的第二件事情要做什么?要为这样的客户去塑造你的价值链。就是针对你的用户,你有精心定制的一系列有效的价值活动。

清晰的取舍标准

当然,在一系列的价值活动中,不是所有的都能产生最高效益,你要有取舍,设立清晰的取舍标准。很多不懂得做取舍的企业可能短期来说生意还可以,但从持续性和长远的角度来看,肯定打不过那些有取舍、有战略的公司。

价值创造活动有匹配和互补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别人难以模仿我们,我们可以附加做一个产品或服务,让这些价值链上面的活动更匹配,也更有互补性。一旦你的价值创造活动更匹配和互补,人家就很难模仿你了。

可持续/循环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