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面试课程
面试招生简章
重点院校简章
面试咨询会
清北人申请
笔试课程
笔试招生简章
笔试说明会
导学班开班
院校库
北大光华MBA
上海高金MBA
清华经管MBA
北大汇丰MBA
上交安泰MBA
长江MBA
高金EMBA
中国政法MBA
在线课程
APP
网络课堂
资讯
院校资讯
资料下载
走进博雅汇
400-0060-985
浙大EMBA学长分享:卓越的组织执行力是如何实现的?
首页
面试课程
面试招生简章
重点院校简章
面试咨询会
清北人申请
笔试课程
笔试招生简章
笔试说明会
导学班开班
院校库
北大光华MBA
上海高金MBA
清华经管MBA
北大汇丰MBA
上交安泰MBA
长江MBA
高金EMBA
中国政法MBA
在线课程
APP
网络课堂
资讯
院校资讯
资料下载
走进博雅汇
400-0060-985
首页 >
资讯
> 浙大EMBA学长分享:卓越的组织执行力是如何实现的?> 正文
浙大EMBA学长分享:卓越的组织执行力是如何实现的?
时间: 2024-05-08 20:34:39
来源:
浏览量: 298
2020年12月25日,2020睿华冬季论坛在杭州召开。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浙大EMBA《创新管理》课程教授郭斌教授在论坛现场发表了主旨演讲,探讨了组织核心执行力是如何产生。
学者简介:郭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大EMBA《创新管理》课程教授,浙江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剑桥大学全球化制造与创新管理联合研究中心中方副主任。研究领域:创新管理与战略,产业追赶与竞争优势,数字化战略。
郭斌教授在演讲中提出:
第一,好的组织一定要有强大的系统支撑,而不是纯粹依赖于个人的能力;
第二,重视体系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定个人能力,而是要求在保证结果的情况下,在执行层面对于常规工作要降低对个人能力的依赖,对优秀的人才来讲,可以有更大的舞台把能力发挥到极致;
第三,任何组织都需要主动拥抱变革,而变革会决定组织的执行力是否可以持续下去,维持整个组织的高速成长。
以下为演讲精编:(本文经郭斌教授本人审定并授权发布,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什么是执行力?如何保证执行力?
当我们谈论执行力问题的时候,其中的“执行”是什么含义?
对企业来讲,管理实践当中要进行两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战略意图,就像任正非在1994年的时候说“未来的移动通信市场,三分天下,华为必居其一”,对当时的华为来讲是公司的战略意图,这样的战略意图还需要完成一次转换,也就是要把少数人脑海当中对未来的期望或者预期,转变成组织的思考方式。
在明确了战略意图后,我们所讲的“执行力”,就是这个组织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有效的把战略意图转换成整个组织的战略蓝图最后变成其所追逐的、可见的绩效结果。
我们通常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个组织的核心执行力:
第一,让优秀的人快速成长。首先,作为一个企业,总归是由个人组成,这些个人的能力以及主动性的释放就代表了能释放多少潜在的执行力,这也是为什么通常我们希望一个组织猛将如云、良将如云,因为这是执行力的基础。
第二,让组织超越个体的力量。当我们把任何一个组织称之为“组织”,就意味着虽然它是由个人构成,但力量一定是超越个体。
在整个管理领域,甚至在很多自然科学领域都揭示了一个规律:强大的个体并不足以造就强大的组织。这意味着什么?纯粹依靠个人能力无法支撑起强大的组织,要谈组织的执行力,而不是个体的执行力。企业不能仅仅谈培养、吸引更优秀的人才,一定要从组织的层面思考:怎样让一个组织实现超越个体的人能力的叠加。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甚至期望用平均水准的人才、资源,创造出远远超越平均水准的结果,这才是管理的意义,也是我们谈执行力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建立强大的组织,而不仅仅是强大的个体。
第三,建立规则、建立战略、建立流程,采用“有效的组织结构”进行运转。业务是建立在有效的规则基础上的,组织常常是运用规则来应对环境变化的。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规则的背后能带来效益,但请不要忘记,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那样:“整个世界唯一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组织的环境在变,竞争对手在变,顾客的需求也在变化,我们的认知本身也在变化。所以,对于一个强大的组织来讲,不能仅仅只考虑现在的强大,还要考虑怎么根据环境的变化甚至主动拥抱变化,来改变整个组织。事实上,有很多企业在某一个时期有很强大的执行力,但是随着规则的力量越来越强,慢慢的反而会出现执行力下降的问题。
建立高效可复制的管理体系
对一个强大的组织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如何用一个强大的组织替代对个人能力的依赖。这一点和传统的管理理念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传统的管理理念往往会认为只要能够找到更优秀的人才,就能够造就更强大的组织。
但是,如果回顾很多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特别是当一个组织成长到足够大之前、足够有竞争力之前,想从外部吸引人才的可能性大不大?当然不排除个例,就像三国时诸葛亮在刘备的早期创业过程中就愿意加入。不过,我们别忘了大多数企业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实际上,更多的情况下,人才是在整个公司成长过程里逐渐被训练出来,就像华为所讲的“将军是打出来的”一样,一个公司非常成功之后,不用担心人才的问题,因为可以付足够的价码,吸引足够多的人。
在企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怎么建立可复制的管理体系,从而降低对人的能力要求,这一点的重要性超过了个体的意义。如果观察过去一百年的商业历程,很重要的逻辑底线就是如何降低对个人能力的依赖。譬如1913年到1914年,在福特引入流水线生产之前,生产一辆汽车对个人能力的依赖度非常高,一个工人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学徒生涯才能制作一辆汽车,但流水线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借助这样的一套体系,对人的能力依赖是降低的。就像我们在《摩登时代》中看到的场景,只要简单的技能就生产如此结构复杂的产品。即使到了今天,在知识密集型行业,比如软件行业,对比三十多年前的70年代、80年代,那时候的软件编程人员所发挥的作用和今天软件产业、IT行业软件编程人员的能力要求就可以发现这个趋势。事实上,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人的依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成长所受的限制越大,因为人的能力供给在任何时间点上都是稀缺的,不能奢望能得到超过时间点的优秀人才。
所以,管理者的另一个努力方向是什么?就是如何建立体系的支撑,从而降低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我刚才所举的例子,如果不是因为背后体系的支撑,怎么可能降低对人的能力要求呢?好比现在我们看到的餐饮行业,假如麦当劳、肯德基不运用体系的力量,就必然需要依赖厨师的技能,这就意味着扩张的速度一定会受到影响。
上一篇:什么是MEM?MBA与MEM的区别_博雅汇MBA
下一篇:浙大EMBA学长分享:哲学硕士却想打造化纤行业的“京东”
热门文章
太低效了,这样真的能复习完MBA...
【收藏版】2021MBA《英语二...
MBA备考你以为已经够努力了?学...
联系我们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F...
联系我们
姓名:
电话:
点击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