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为基础,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转换为“学术性知”与“经验性知识”之间的关系。Augier和March(2007)指出,经验性知识(experiential knowledge)源自于管理实践者在过往实践中所积累的、对特定情境下的实践有着直接且即刻作用的知识;而学术性知识(academic knowledge),尤其是以理论形式存在的知识,则源自于研究者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抽象。不过在他们看来,简单地将这两种知识对立是不确切的,因为这两种知识之间更多的是相互交织而不是处于彼此的对立。这也代表了学术领域的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从来不是一种截然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这不仅仅是因为理论源自于实践观察和总结,也来自于理论对于实践者所产生的影响。J. March (2006)指出,只有将研究者所掌握的学术性知识与实践者所拥有的经验性知识和情境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出更好的实践解决方案,因为这两类知识并非是替代关系,而是存在着互补性。
Ghoshal (2005)甚至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而激进的观点,那就是像安然事件这些与公司高管有关的丑闻和不当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管理理论(例如委托代理理论、波特五力模型中的议价能力)中所普遍盛行并被接受的假设本身所存在的缺陷,进而导致了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他援引了J. M. 凯恩斯的一段名言:“那些认为自己完全不受任何知识影响的实干家,通常都是某位已故的经济学家的奴隶”(意指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一些理论思想所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