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交大EMBA学长分享:共享经济还是“小蝌蚪”,将跟着成本走
首页 > 资讯 > 交大EMBA学长分享:共享经济还是“小蝌蚪”,将跟着成本走 > 正文
交大EMBA学长分享:共享经济还是“小蝌蚪”,将跟着成本走
时间: 2024-04-24 18:28:09
来源:
浏览量: 278
近些年来,共享经济以五花八门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然而风光散尽,轰轰烈烈的共享经济在2017年便开始退潮,不少曾经的“明星企业”在2018年也陷入了经营困境。那么,共享经济在经历阵痛之后将何去何从?
  
1月12日,上海交大行业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宏民,在“2019上海交大安泰EMBA新年论坛”期间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的专访,详解了其对共享经济的理解。陈宏民对产业组织与创新管理、平台型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等领域有深入研究。

现场重温,大咖观点

关于共享经济,陈宏民将其比喻为“青蛙”,其特征为有多个生长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阶段之间有清晰的转型动力。而现阶段,共享经济还是“小蝌蚪”,不知道下一个阶段会长成什么样,所以进入了一个艰难的“找妈妈”阶段。

共享经济发展逻辑

NBD:共享经济热潮渐冷,您认为未来共享经济会如何发展?
  
陈宏民:首先,判断是不是共享经济这一业态,不能光看命名。严格来说,共享单车并不是一种典型的共享经济模式,比较典型的有小猪短租、滴滴专车等,也就是在企业、用户之外,还有第三方。另外,共享也是相对的,比如,按工位出租办公场地的WeWork是共享经济,但按间或按层出租的则不是。

很多时候,我们把“共享经济”包装得很好听,称为“闲置资源的有效利用”或“使用权的有偿转移”,而我认为,共享经济的本质其实就是分时租赁。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交易标的得到有效细分,能够灵活便利地提供各类衍生服务,这也是共享经济的核心优势。原先互联网技术不够先进时,这样的灵活性是达不到的,所以尝试共享经济模式的大多是一些互联网企业,他们善于利用技术降低成本。

现在的共享经济其实还是“小蝌蚪”,进入了一个“找妈妈”的阶段。因为青蛙和小蝌蚪长得不一样,所以小蝌蚪不知道谁是妈妈。共享经济也一样,不知道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所以,闲置资源的利用,可能只是共享经济成长过程中的过渡状态。

那么,共享经济又将往哪里走?我认为,共享经济是交易成本下降的产物,因此也将随着成本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形态。共享经济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最基本遵循的就是跟着成本走,成本怎么能够降下来,就往哪里走。

NBD:共享单车行业在这几年内经历了大起大落,您认为中国在未来几年是否可以实现真正的共享交通?

陈宏民:其实地铁、公交,就是一种共享。交通未来一定是共享的,而且不止是单车,而是单车、汽车、公共交通等多种方式融合的。而使用哪种交通形式,跟城市人口密度、道路状况、地理形态等都有关。像共享单车,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场,但是适不适合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可能是一个问题,相反我认为,地域相对比较小的二三线城市会更适合共享单车的发展。

同时,共享单车为了赢得市场都进行了大量“烧钱”,消费者很开心,但这些企业活不下去,所以也不会长久。对于一个行业健康发展来说,不是企业或者消费者或者政府单方面受益就好。上海交大成立行业研究院就是要找到一条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