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当耶鲁邂逅交大,触碰领先商业智慧
首页 > 资讯 > 当耶鲁邂逅交大,触碰领先商业智慧 > 正文
当耶鲁邂逅交大,触碰领先商业智慧
时间: 2024-04-17 10:31:14
来源:
浏览量: 280
2016年4月24日—5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项目(以下简称“交大安泰EMBA”)第25期美国国际课程之旅绚烂启动,本次课程以“创新和领导力”为核心,旨在通过到美国经济发达、创新集聚的代表城市参访学习,帮助中国企业家寻找到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以创新的领导力成为新时代行业的领军人。

在课程期间,同学们用双脚丈量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在纽约、波士顿、纽黑文、旧金山等城市参访学习,并在史带财团、Oracle、Intel公司深入沟通与互动。值得一提的是,耶鲁大学三天的持续课程学习,是本次国际课程的最大亮点。

当耶鲁邂逅交大,“缘”来已久

提及耶鲁大学,其与上海交通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耶鲁的中国留学生,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无独有偶,交大徐汇校区的总办公厅,也称为“容闳堂”,“容闳为我国最先出洋留学者,亦为革命先进之一人。学成归国之时,竭力提倡教育及工业等事并躬自经营之,与本校宗旨不谋而合,以此名足资纪念”。并在1936年4月8日学校40周年校庆时举办了容闳先生铜像揭幕礼。交大人骨子里的人文情怀由来已久。

耶鲁饕餮知识盛宴,触碰领先商业智慧

4月27-30日的耶鲁课程,阵容可谓强大,来自7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安泰师生们奉上了一道道饕餮盛宴。作为会计学教授,且在华尔街工作累积了丰富经验,华人教授张小虎的《家庭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一课,他以苹果案例形象贴切的展示出跨国资产配置的诸多问题和处理方式,并提出资产需要科学的、整合性的配置。他寄希望于华人学者和企业家的努力,促使中国经济能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继续保持实力上扬。

Jeffrey  Sonnenfeld教授的《老板作为品牌:魅力和性格仍然重要》以及Daylian Cain教授的《过度自信及决策》两课在下午环节给同学们带来满满干货。Jeffrey  Sonnenfeld教授曾任职于哈佛大学,目前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副院长,他被《商业周刊》列为全球10大最具影响力的商学院教授之一,也是第一位敲响纽约证券交易所及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开市钟声的学者。Daylian Cain以翔实的逻辑为安泰师生们讲述人们为何过度相信自己,又为何会盲目自卑,及针对此情形的调整策略。

高效的决策有赖于决策的质量、决策的实施、决策的成本以及组织的发展性等各种因素。在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Amy Wrzesiniewski讲授的《高效领导力决策模型》课程中,他通过决策天平模型向学习团简单明了的展示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可能会对结果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每位学员决策方式和决策习惯进行测试后收到的完整报告,结合课程分组讨论,有致于让学员对自己的行为方式有深入剖析。

4月28日下午,Rodrigo Canales教授的《组织创新》课程通过形象生动棉花糖游戏阐述了组织创新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陷阱。Rodrigo Canales教授认为,“创新不是去验证自己的原始想法有多正确,那样会付出巨大代价。创新就是不断实验、学习,尽早尽快的去犯错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成功。创新是真实的,是要可持续的。” Richard   Foster教授的《破坏性创新》一课,以美国近几十年大量的数据证明企业基业长青50%以上是基于现有业务的顺利运行,20%基于企业的创新,而30%依赖于对既有业务的放弃。“Richard   Foster教授一语中的,“所以对一家公司的预测往往都是错误的,因为总会有新的竞争对手出现,而他的竞争力你压根不知道。” Richard   Foster教授是麦肯锡公司的名誉董事,也是《创造性毁灭》、《创新:进攻者的优势》的作者,身兼数十个盈利和非营利组织机构的负责人、委员会成员。

值得一提的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特别邀请到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前来授本次耶鲁课程的最后一课,陈教授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中美两国货币、金融,及社会环境的差异。“美国社会金融行业发达,而现代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键差异就在于金融对经济的控制程度。”见地深刻。

传道授业,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课程结束后,安泰师生团一行人在消化、沉淀课程精华后,迫不及待的做了小组分享和交流,并结合自身所处行业和企业特点,从不同角度将课程中感悟的精辟知识点做了“定制”分析,倾听大师们“传道授业”的同时,同学们自身的精彩表现也给教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交大安泰经管学院院长助理、EMBA项目主任任建标教授在课程最后与张小虎教授为每名EMBA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在总结中提出,“美国是经济发达国家,金融资本控制经济,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企业两极化相对较大,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我们要学习经济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但同时也要注意中美两国存在的差异。期待大家更多关注个人的机会成本,不要一直停留在沉没成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