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交大学长分享:听你说回家怎样,我已是热泪盈眶
首页 > 资讯 > 交大学长分享:听你说回家怎样,我已是热泪盈眶 > 正文
交大学长分享:听你说回家怎样,我已是热泪盈眶
时间: 2024-04-12 19:54:33
来源:
浏览量: 266

罗大伦,交大安泰EMBA课程教授,著名中医博士,CCTV《百家讲坛》中医专家。原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

中国有句老话叫“叶落归根”,讲的是人到老年的时候要回到故乡生活。这样的想法,在漫长的岁月中,慢慢地变成了信念,很多人不管年轻的时候走了多远,到了老年则一定千里迢迢地回到老家,所谓“少小离家老大还”啊。

那么,为何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呢?我觉得原因比较复杂,如同茅台镇酿就的老酒,那是发酵而成的。种种与故乡有关的原因,互相纠缠,酿就了这种思乡之情。

首先,当然是味道、口味。那天在河南漯河讲课,当地朋友请我吃糊辣汤,说这里一个地方的糊辣汤是河南最正宗的,远近闻名。他说有一位台湾朋友的老父亲,随国民党去台湾的,老家就是河南这个地方的。那次老人回来,对朋友说想提个要求,想到这里喝一次糊辣汤,于是他们开车几十里地,来到这里,喝了一次糊辣汤,一碗下肚,老人大呼过瘾。我估计,这是思念了几十年而不可得的味道吧。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上海的一家叫“小浦东”还是叫“小绍兴”的白斩鸡店吃饭,具体是哪家我有点忘记了,但是记得旁边桌子就是台湾回来的一群老人,说是专门来吃这个白斩鸡的,说是几十年想吃的味道了。

我妹妹之前移民澳洲了,在布里斯班生活,每次回国之前,我们都电话问她想吃什么,我们这边准备上,妹妹都是说想吃酸菜、黄瓜蘸大酱。为什么呢?我后来才知道,当时在澳洲布里斯班,很少有卖东北大酱的,这种口味,她想念很久了。

我有一次开车回东北,在出了山海关后,在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吃饭,看到旁边的几个小伙子,用干豆腐皮,卷着大葱,蘸着鸡蛋酱,拿到嘴边“咔嚓咔嚓”大口地吃,我当时就唾液横溢,觉得这么吃饭才爽啊。

仔细想想,口味这东西,可能儿童时期就奠定基础了,这种基础,注定一生怀念。记得当时我曾经对妹妹说:“澳大利亚多好啊,全都是西餐,你怎么能吃不习惯呢?这东西在国内时髦着呢!”妹妹说:“这些东西你能习惯才怪呢!我带回来给你尝尝,我看你怎么习惯。”于是,带回来几种罐头给我,我兴冲冲地打开,一口进嘴,那股黑胡椒等等怪味冲进脑门,当时差点吐了。可是,您要知道,这种味道,又怎么不是澳洲长大的孩子的梦中思念的味道呢?

这种感觉仅仅是瞬间,但是我仍然产生了些许的伤感,因为,这毕竟还是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