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学长分享:尺牍中的家国情怀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学长分享:尺牍中的家国情怀 > 正文
复旦EMBA学长分享:尺牍中的家国情怀
时间: 2024-03-17 19:22:54
来源:
浏览量: 236
导读:

家书映照历史,家书窥见心灵,品读这一封封苏步青亲笔书写的尺牍,仿佛在触碰这位“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的炽热的爱国情怀,感悟一位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共产党员的坚定党性和高尚品格。

今天(9月23日)是苏步青老校长诞辰119周年,谨刊此文,以志纪念。 
 
苏步青:尺牍中的家国情怀

苏步青(1902-2003),浙江平阳人。数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创建了中国微分几何学派。1931年获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历任浙江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教务长。

1952年调入复旦,曾担任复旦大学数学系教授、教务长、副校长、校长(1978-1983)。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射影曲线论、射影曲面论、高维射影空间共轭网理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计算几何等领域有重要贡献,尤其以发现“苏锥面”和“苏链”著称。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2019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编号为297161号小行星命名为“苏步青星”。

书信乃二人之间交流,随心随性所写,没有掩饰,更不造作,尤可见真性情、真学问,也是研究一位大家的重要资料。

在七十余年的工作生活中,苏步青喜欢并擅长写信,至古稀之年仍坚持有事写信、有信必复的习惯。本人在工作中有幸整理苏步青与其长女苏德晶之间的书信,这批家书时间从1972年6月9日至1995年6月11日,共237通。

鱼封雁帖,见字如面,字里行间不仅流溢着苏步青对家庭的责任与关爱,而且充满了他对教育和科学事业的执着,以及一心为党为人民的家国情怀。家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几乎囊括了他晚年的所有工作,谓之苏步青的简本回忆录实不为过。家书映照历史,家书窥见心灵,品读这一封封苏步青亲笔书写的尺牍,仿佛在触碰这位“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的炽热的爱国情怀,感悟一位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共产党员的坚定党性和高尚品格。今天是苏步青先生诞辰119周年,谨撰此文,以志纪念。

苏步青与长女苏德晶之间的书信

一、夜寒犹爱一灯明

1972年苏步青被赶到江南造船厂“改造”。他了解到,厂里要造一艘200米长的轮船,就得按照设计部门给出的船体表面的数据,在放样楼地板上按一比一的比例画出船体的三向剖线(横剖线、纵剖线和水线),校验和修正它们,使之达到“光顺”。再在地板上提取数据去切割钢板,费时费功,效率很低,技术人员希望能够实现船体数学放样和自动切割。

复旦大学数学系和江南造船厂已合作多年,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又遇到了船鼻首光顺的难题。

苏步青和复旦大学数学系两名青年教师参加《船体数学放样》研究后,他们爬上船台仔细考察,用平行圆面数学模型,把船鼻首曲面光顺变成曲线光顺,使问题迎刃而解。这样,只要把数据输入计算机,绘图机就会伸出灵巧的手,自动绘图放大,切割机也会喷出绚丽的火花,把钢板切成预定的形状,使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