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学长分享,你应该知道的民法典重要变化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学长分享,你应该知道的民法典重要变化 > 正文
复旦EMBA学长分享,你应该知道的民法典重要变化
时间: 2024-03-17 17:36:23
来源:
浏览量: 267
导读: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民法总则等法律同时废止,人们的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基本被民法典覆盖。民法典有哪些新法条?土地使用权、居住权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法定继承人的顺序以及可以继承的财产和过去有哪些不同?什么是“日常家事代理权”和夫妻债务的“共债共偿”?

4月23日,“君子知道”复旦大学EMBA人文商道讲堂请来上海市浦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费宏博和卞栋樑来详解民法典。以下为根据讲座整理的主要内容。

你应该知道的民法典重要变化

费宏博

上海市浦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复旦大学法学硕士、美国波士顿学院法律硕士,主要业务领域:金融地产、并购重组、破产清算、融资租赁、外商直接投资、商事争议解决,曾获“上海市第四届优秀青年律师”及“第三届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律师”光荣称号。
卞栋樑

上海市浦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复旦大学法学学士、韩国国际法律经营大学院国际法学硕士。担任大型跨国公司、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的法律顾问,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并购、直接投资和融资、日常经营法律顾问以及决策咨询等)。曾获得“2013 年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律师”光荣称号。

我国法律体系中第一部法典化法律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实施。民法典是我国法律体系里第一部法典化法律,之前没有任何一部法律能叫“法典”。法典化的法律,并不是简单地把原来的法律拼凑起来,而是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法典化的法律自成一个体系,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和价值取向。它更强调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对市场经济交易安全的保护,比原来的法律立意提高了一个层级。民法典是中国法治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民法典在规模上刷新了法律条款之最,有1260条,共七编,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随着民法典生效,原来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法律,比如婚姻法、继承法、合同法、物权法等法律同时失效。它们与民法典之间并不是并存的关系,而是完全被民法典取代了。
 
下面,来看看民法典对我们个人生活的意义。大家都知道一个最基本的法律——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法,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它统管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统管的范围,从个人由生到死所拥有的权利,到市场主体,比如公司的权利等等,方方面面都包括进去了。

民法典最基本的特点:私法自洽

先讲总则编,什么是民法?民法就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怎么理解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这个和民法形成对比的就是刑法和行政法。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机关、政府部门和行政具体行为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它不是平等主体。政府机关是强势的,而个人是弱势的,所以行政法强调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法律规定的可以做,法律没有规定的不能做。而在平等主体之间,民法的特点是什么?法律禁止的你不可以做,法律没有禁止的你就可以做。这就是民法和行政法的不同。
 
再和刑法比较,刑法调整的是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具体的犯罪嫌疑人、受害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比如一个人故意把另一个人打伤了,他很有钱,可以赔对方很多钱。这时候,不是你有钱就可以随便打人的,即便受害人原谅了他,检察院也会出来追究法律责任。受害人的谅解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刑罚,但他挑战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对这种行为国家必须追究,这就是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