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学长分享:经济大转型下,新基建应该怎么干?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学长分享:经济大转型下,新基建应该怎么干? > 正文
复旦EMBA学长分享:经济大转型下,新基建应该怎么干?
时间: 2024-03-16 19:14:51
来源:
浏览量: 292
导读:

新基建短期不会直接快速拉动GDP。但从长远来看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创新动力,彰显基础支撑作用,体现正向外部性,助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以下为复旦大学EMBA授课教授李治国围绕新基建话题展开的探讨。

经济大转型下,新基建应该怎么干?

近日,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的概念与内容。新基建被界定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3个方面内容。信息基础设施表现为5G、工业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表现为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表现为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重大科技、科教以及产业技术创新等基础设施。

一、新基建之争

当前,为缓解经济压力,新基建似乎被寄予厚望!

三驾马车之中,消费动力不足,出口明显下滑,只能依靠投资来稳定经济。投资的三大组成中,制造业投资很大程度上跟出口有关,房地产投资以稳为主,因此基建投资成为最重要的对冲手段。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被大家简称为“新基建”,自然映入眼帘,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与此同时,新基建又引发了不少的争论与担忧。

担忧一:新基建量级不够

根据业界的研究报告,通过对各省市的基建投资规划进行统计,各地仍以传统基建项目为主,目前新基建占总基建投资的比重估计仅为10-15%。新基建似乎难以挑起稳定经济的大梁。

担忧二:新基建难促就业

从逻辑上讲,“新基建”更依赖智力和人才上的投资,难以直接快速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解决不了迫在眉睫的就业问题、中小微企业倒闭问题。

担忧三:新基建挤占资源

有些地方将某些“新基建”的项目摊派给基层,这样产生不了投资带动效果,还挤占了基层的日常开支和紧缺资源,扭曲了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

担忧四:新基建面临风险

所谓新基建,强调的是高技术。“新基建”很难复制“铁公基”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思路,在效益尚未确定、前景不明的情况下,如不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和市场机制,难以规避和化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