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学长分享:老孙走马东海岸之“纠结”的哈佛校长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学长分享:老孙走马东海岸之“纠结”的哈佛校长 > 正文
复旦EMBA学长分享:老孙走马东海岸之“纠结”的哈佛校长
时间: 2024-03-15 17:14:48
来源:
浏览量: 325
聚焦企业战略管理、创新创业行业动态,联结爱学习、有梦想的不务正业人群。

导读:

两年前,“老孙走马东海岸”第一季,主题聚焦在“创新”。时隔两年,我带队EMBA同学再赴美东游学之旅,重续彼时未及完成的思考。而此次主题,将聚焦在“领导力”!

 孙金云

纠结的哈佛校长

——老孙走马东海岸第二季

说到美国名校,中国人最熟悉的一定是哈佛。哈佛的校徽以三本打开的书为背景,书上的字母拼在一起组成了拉丁文单词“VERITAS”,意为“真理”。然而,究竟什么是“真理”,其实仁者见仁。

从最早的清教徒逃离英国来到北美,在波士顿成立了哈佛学院,他们就确立了这个校训,但当时的解读充满了宗教色彩。事实上,仅仅七年以后,这个校训就被改成了“荣耀归于基督”,直至美国建国后才改了回来。在上一季文章中(老孙走马东海岸之“一根筋”的大学)我曾经介绍过,哈佛校友中涌现过一大批遍布世界各地的政治家、亿万富翁。结合校训的变迁,我们可以窥见:哈佛一直是宗教、政治和商业精英汇聚的地方。为什么它能够培养如此多的精英?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领导力”的培养。

哈佛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损失惨重的火灾,那是1764年10月的一个夜晚,“哈佛楼”(图书馆)意外起火,“哈佛”先生捐赠的250本藏书善本焚烧殆尽。然而,一位名叫John Adams的学生却陷入了无穷无尽的纠结。原来,大火发生前的当天下午,John在哈佛楼里读《基督教针对魔鬼、世俗与肉欲的战争》这本书,因为书太好看了,他想要一气呵成看完,竟然偷偷把这本书带出了学校。于是,这本书便成为哈佛捐赠的所有图书的孤本。John经过仔细权衡,决定把书还回去。

我想,校长当时是悲喜交集的。到底如何看待这位同学的行为?如果参照校规开除他,后续再有偷书的同学,谁还敢还回来?不是俗语有云“浪子回头金不换”么?但是如果不开除他,校长就违背了校规,那是不是变相鼓励了更多人无视校规?这样的决策情境是典型的悖论型决策,真让校长纠结。最后的结果是,当时的哈佛校长Horry Urquhart当面感谢并表扬了John Adams,然后再果断地把他开除了,校长把一件事情分割成了两个独立的事件来处理,该表扬就表扬,该惩罚一点也不手软,维护了校规的严肃性。后来,这位John同学也很争气,重新攻读了法理学,曾为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出谋划策,传承了哈佛的精神内核。

哈佛在领导力的研究和培养方面一直是全球领先的。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学者Michael Tushman在两年前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叫“兼得的领导力”,指的就是那些特别擅长处理这种悖论情境的领导者。这类领导者不会将两种选项简单对立,看作“非黑即白”;与此相反,他会认为没有必要立即在两者中作出选择,而是通过一系列阶段性的方法实现二者的兼得。貌似对立的两种选择之间实际上存在着某种联系,他们是相互连接和渐变的。请各位主动脑补道家的太极八卦图。

十几年前,我的好朋友、北大的武亚军教授连续多年跟踪研究任正非的领导风格,将之总结为“悖论整合”。华为自己也表达过,任正非的核心领导逻辑叫做“灰度”思维,即避免简单追求极端,而要适可而止,两者兼得,这与Tushman的观点惊人的相似。

从研究的角度,以上情形适用于一个比较新的理论,叫做“双元理论”。双元理论强调对矛盾情形的调和与兼得,而双元领导力正是三种体现形式之一(另外两个分别叫情境双元和结构双元)。具备双元领导力的人,总是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选择最佳的平衡点来处理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