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学长分享,以柔克刚,文化整合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学长分享,以柔克刚,文化整合> 正文
复旦EMBA学长分享,以柔克刚,文化整合
时间: 2024-03-12 20:08:12
来源:
浏览量: 304
复旦商业知识 . 

“复旦商业知识”洞悉商业世界,还原实践于管理逻辑中。发掘中国企业管理前沿的研究成果,分享中国企业家管理哲学和最佳实践。

重量级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而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并购“后遗症”曾让很多企业举步维艰:如何系统地解决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文化融合难题?怎样带领并购后的新公司尽快迈入正常发展轨道?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商业知识发展与传播中心联合复旦大学EMBA项目,将沉浸式案例教学双师课堂“复旦案例课堂”引入EMBA课程《企业文化与组织管理创新》。2018年5月25日,来自复旦EMBA 2016秋季班的同学们在苏勇教授的带领下,对《以柔克刚,文化融合:韶钢转型升级之路》案例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案例的当事人与操盘者,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世平先生受邀担任案例导师,为同学们复盘了宝武集团并购韶关钢铁后的文化融合与转型过程。以下内容根据李世平先生授课速记稿整理。 

韶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世平授课
 
以柔克刚,文化整合

复旦案例课堂复盘韶钢并购升级

很高兴来到复旦案例课堂,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我的工作经历并复盘韶钢发展的案例。我的题目是《以柔克刚,文化融合——宝武韶钢转型升级之路》,想从四个方面展开:为生存而战,担当,专注和争先,而这正好对应的也是韶钢自2015年转型四年来的关键词。

形成共识:为生存而战

我们当时(从宝钢)去的时候,面临一系列挑战,如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资产效率低、产品单一、管理粗放、员工信心不足等。面对现状,我们确定首要目标就是建立凝聚力与信任,调动军心。

管理层提出要为生存而战,但是员工普遍没有这样的危机感,他们认为这是大型国有企业,而且有50多年的历史,怎么可能说倒就倒?所以,我们还要激励员工的斗志,为大家描绘一个新的未来,提出愿景,表明企业的发展潜力,值得去把它做好。

蓝图要变成现实,靠的不是空话和大话,而是从简单的事情入手。案例中提到有一个工具叫做卡尺,专门用于测量钢管直径,但工人在现场使用的是千分尺,量好之后把数据往地上一写,这样的记录,精确度大打折扣。其实,仓库里不是没有卡尺,而是工人嫌麻烦不愿意用,已经习惯了。

由此可见,公司的亏损和每个人都有关系,我们推行了一个“全员面对面”活动。每个员工听管理层上课:企业面临的问题,如何面对。一旦把问题揭示出来,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公司扭亏需要每位员工一起努力,这就形成了统一的思想。

光说问题还不行,还需要关心员工,让员工感觉到你是在帮助他,由此凝聚人心。我们同样从小处着眼。韶钢占地8.32平方公里,卫生间三百多个,过去脏乱差,新班子花两个月时间进行整改。原来没有食堂、洗衣房,后来也陆续增加。员工看到触手可及的改变,也就发自内心产生了认同感。

经过半年努力,韶钢的职工完全接受了新的领导层,这种认同是所有变革当中的关键,我们是从“软”的角度入手来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