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学长分享,我们饮茶的正确方式是?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学长分享,我们饮茶的正确方式是?> 正文
复旦EMBA学长分享,我们饮茶的正确方式是?
时间: 2024-03-12 17:24:18
来源:
浏览量: 329
EMBA学习重在悟道,但悟道并非意味着天马行动、不着边际,它同样来自于见微知著、脚踏实地。1月19日,2018年度复旦EMBA人文复旦讲座新年首讲之悟道,便从生活方式——茶道开始。

本次讲座嘉宾李辉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著名人类学者。李老师不仅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他最大的爱好是把传统的生物学和民族学、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相结合,可谓融百学于一身,而他也对茶道研究亦颇有心得。更让同学们觉得亲切的是,他也是最早在其诗集中提出“自由而无用”的复旦人,今天这句话已经成了复旦的民间校训。
 
在主题为《茶之道》的演讲中,李辉教授从茶之文明、茶气、饮茶、收藏等不同角度与复旦EMBA同学分享了其心得。

以下为根据速记整理的的主要内容。

在“自由而无用”的复旦,

我们饮茶的正确方式是?

茶之道,是为阴阳之道。

茶之道,重在“道”,也就是哲学规律,掌握了哲学规律,怎么做茶、泡茶、藏茶都在这些规律里面。

我们把追求的境界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器、术、法、道。成茶之为物,所用之壶盏,此器也;制茶存茶饮茶之技艺,此术也;茶中所含功能成分,及其理化机理,此法也;茶之阴阳和谐之规律,此道也。道可领法,法可化术,术可成器。故知茶道,方能善茶术,而得养于茶之天物也。

问道溯源

茶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什么地位?

我认为如果中国传统文化找出三样最有代表性的东西,那茶道绝对占一席之地。因为茶道的历史伴随着中华文明兴起的历史。

在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考古遗址,我们发现了茶,还出土了大量茶壶、茶罐等器物,田螺山遗址挖掘出人工种植的茶树,这证明我们种茶、饮茶、品茶历史很久远。

说到茶的起源,我们都知道神农尝茶的故事。这个事情到底有没有?我们研究了能够去辨认茶里苦味相关的基因,结果发现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苦味基因都不太敏感,只有中国人的苦味基因在6000多年前(神农时代)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我们在中国男性染色体谱系对Y染色体去追溯共同祖先的年代,最后发现有一半的中国人都是三个先祖的后代,分别推算出他们的距今的年代为:6800年前,6500年前,5400年前。传说中国的祖先伏羲、神农、轩辕,基因研究的结果可能证明他们的存在。

6800年前的湖南高庙文化城头山遗址,6500年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大墓,以及5300多年前辽宁建平牛河梁“金字塔”,这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出土的八卦图、阴阳鱼、站桩玉人等文物证明阴阳、经络的存在超过了5000年,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