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MBA教授分享:谈论中国文化,需要回归历史
首页 > 资讯 > 复旦MBA教授分享:谈论中国文化,需要回归历史 > 正文
复旦MBA教授分享:谈论中国文化,需要回归历史
时间: 2024-03-12 17:02:25
来源:
浏览量: 293
谈论中国文化,需要回归历史

- 葛兆光 -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特聘资深教授
 
如何界定中国文化

研究中国文化,首先会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界定中国文化。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被带入世界。出现了许多讨论中西比较、讨论中国文化的论著。但那些论著常常采取一些似是而非、高度概括的概念来描述中国文化。作为历史学者,我不愿意用那些空洞抽象、似是而非的概念。界定中国文化确实很困难,但也有一些研究带来了一些启发。
 
最近三十年,学界出版了很多有关西南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著作,其中一些学者在讨论“非汉族文化”时,给我们很有意义的启发,那就是,当我们讨论某种文化时一定要具体而明确。所以,我们一定要界定什么是“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一定是中国有而其他国家没有,或者说,中国比较明显而其他国家不太明显的特征。
 
所以,如果要界定中国文化,严格地说,是界定汉族中国文化,我们也许可以提出五个明确的说法:第一,用汉语思考,用汉字表达,这是一个明确特点。第二,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第三,三教合一的宗教世界。第四,阴阳五行的观念、知识与技术。第五,中国人特有的天下观和华夷观,以及从这些观念里产生的,诸如朝贡、册封、羁縻这样的制度。
 
这些应当是汉族中国文化特有的、而且比较明显的特点。如果大家了解了这点,就会知道我们也可以具体化地讨论中国文化。不过请注意,在前面提到中国文化时,我特意加了两个字——汉族,因为刚才提到的五条特征,确实只能涵盖汉族中国文化,但并不能涵盖中国文化。
 
第二个难题是涵盖之难。现在中国的领土和族群,远远不止传统汉族中国。现在的中国是从大清王朝到中华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延续过程。有人说1759年清王朝版图达到最大化,清王朝里面不只有汉族,也包括了满蒙回藏苗各族,而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一直说56个民族是一家。在此情况下,中国已经不仅仅是汉族中国。我们不能讨论中国文化,就仅仅讨论汉族中国文化,也不能把汉族中国文化当成整个中国文化。这就是我们遇到的第二个难题。
 

第三个难题就是评价之难。五四以来评价中国文化,学界有两个不同立场。有一种人觉得中国事事不如人,要对中国文化进行反省和检讨,所以像胡适和鲁迅,就批判居多;而另外一种人觉得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新的国际环境中自立,就要对中国文化有认同和尊重,像梁漱溟和张君劢,就赞扬居多。其实,这两种说法,在立场上对立而在逻辑上一致,都是出于现状思考而反省过去,只是有人寻找缺陷,也有人寻找资源。但是,这种谈论中国文化和评价中国文化,大多数只是感觉、情绪或立场,而不是学术或者历史


关于文化与文明

怎么样从历史上评价中国文化?这确实很困难。所以,我一直建议,我们是否能够接受或借鉴德国学者伊利亚斯对“文明”和“文化”的区分,来帮助我们评价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