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学长分享:以能源革新,“催化”美好世界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学长分享:以能源革新,“催化”美好世界 > 正文
复旦EMBA学长分享:以能源革新,“催化”美好世界
时间: 2024-03-11 20:37:27
来源:
浏览量: 264
9月23日,复旦大学EMBA前沿科学讲座在管理学院史带楼502教室举行,中科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室主任赵东元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引领EMBA同学们由纳米材料的微观世界,开启了一场展望未来能源的科技之旅。

赵东元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席。主要从事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和结构研究,发明了20余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介孔材料。Science、Nature等发表SCI论文600余篇,撰写专著2部,被ISI Web of Science列为近十年100名引用率最高的化学家之一,被汤森路透社列为全球2011-2016化学、材料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也被列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学家。

以能源革新,“催化”美好世界

能源危机真的来了?
 
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它是现代社会的动力和源泉,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更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扩张都伴随着能源的发展,能源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能源的历史发展悠久,经历了煤炭为主、油气为主的阶段,如今正逐步从化石能源为主向非化石能源转型。世界上主要的能源消耗由石油、煤炭、天然气、水能、核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构成,其中石油、煤炭、天然气这些化石能源占80%左右,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虽呈增长势头,但现阶段难以成为主体能源。因此能源消耗主要依赖的仍是化石能源,由此带来种种问题,引发危机。

能源带来的危机包括:一,供不应求,能源短缺。虽然化石能源的探明储量逐步增加,但世界各国分布不均、开采费用差异较大,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却越来越高,不少国家为了争夺能源发动战争,带来极大破坏。二,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污染横生。一方面,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碳排放,二氧化碳约80%都来源于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致使全球变暖,使得北极冰川消融;另一方面,化石能源消耗生成其他气体,污染空气,并造成酸雨现象。这些危机对中国而言更为严峻。中国缺油少气,对煤炭的依存度非常高,但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低下,因此能源主要来源于进口。由此带来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大范围雾霾污染严重等后果。

这些情况不禁令人开始担忧:是否能源危机的时代真的到来?

未来能源革命的方向是什么?
  
日益凸显的能源危机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一些人开始思考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寻求更多可再生能源,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努力改变能源结构。

可再生能源,即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继续利用的资源,或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例如来自大自然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具有不影响环境、持续性的特征,是用以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能源。当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呈增长势头,说明人们越来越关注新能源及其技术的发现和使用。

未来世界能源的发展主要有三个趋势:

一,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但速率放缓。当需求上升到峰值之后就会进入缓慢发展期。

二,可再生能源比例增加。目前可再生能源占比较小,但未来其比重将越来越大。

三,碳排放不断降低。碳排放量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若可再生能源替代了化石能源的消耗,那么碳的排放自然会减少。在整个大趋势下,各国有自己独特的能源发展侧重点,例如美国注重非常规油—天然气油,欧洲强调可再生能源,德国关闭核电、重点发展风和光能,法国以核电为主,巴西注重生物质能等等。

总体而言,未来能源革命将向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其中能源消费革命将由粗放、低效转向节约、高效;能源生产革命则将由黑色、高碳转向绿色、低碳;能源体制革命提供保障;能源技术革命给予支撑,向着智能化、电气化、低碳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旨在最终建立一个由非化石能源引领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