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学长分享:倡导“先知先觉先行”,传授基业长青之道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学长分享:倡导“先知先觉先行”,传授基业长青之道> 正文
复旦EMBA学长分享:倡导“先知先觉先行”,传授基业长青之道
时间: 2024-03-11 20:16:42
来源:
浏览量: 276
书籍是记录和传承知识的载体,所以中国自古就将知识分子称为读书人。而古今中外,知名学者们的共同爱好就是读书。东晋陶渊明就自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把书称为“全世界的营养品”,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对书的评价则更高——“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倡导“先知先觉先行”

传授基业长青之道

上下五千年厚积薄发,汉语中有无数成语和典故来赞扬刻苦读书的行为: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韦编三绝……所以当我们发现一个人读的书多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就知道此人极有可能“才高八斗”。每一个走进过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芮明杰教授书房的人,恐怕脑海中都会冒出这样的念头。

芮明杰教授出生于江苏宜兴,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主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文学部副主任、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他也是复旦大学唯一入选“中国六十年百位经济学家”的教授。

曾有人用“书山书海”来形容芮明杰教授的办公室:办公室内两个贴墙的书柜顶上都塞满了书,之后又加了两只矮书柜,可还是不够用。于是,书房里好几张椅子被“征用”了,电脑桌、打印机柜上也整整齐齐地堆成了两尺来高的“书山”,坐在那里办公与读书,简直就像被书给“淹没”了。书甚至“侵占”了客厅的角落。

芮教授说:“我的使命是读书、写书、教书。”有人曾问他退休后做什么,他笑答:退休后可以继续读书、写书,例如希望能从个人视角写一部新中国变迁史,尤其是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变迁史;或者自己办个书院,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再讲讲。

芮明杰教授目前给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项目开设了一门经典课程——《企业发展管理》,希望能够帮助企业成为持续发展的“长寿”公司。这门课程既有宏观经济规律,又有微观企业管理;有前沿的管理理论,又有接地气的商业实践;既跨越时间,又跨越空间。以至于同学们在上课之前都很好奇:这门课到底要怎么上?

在芮教授心里,自然有他的授课目标和独特的授课方式:“在EMBA的教学体系中,大部分课程设置比较有专业针对性,比如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但考虑到学生们大部分已经身居企业决策层,拥有相当的管理经验和决策权力,他们应该在了解并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培养训练自己的战略性远见。《企业发展管理》就是这样一门整合了各专业知识并应用到企业的具体发展过程中的综合性课程。”

为了准确切中当前企业发展中的问题,芮教授所选取的案例大部分是从中国企业发展实际出发,以他自身参与顾问、咨询、解决的实战案例为基础,由此来阐明和验证他所传授的管理理论。“考虑到同学们的企业发展实际,我挑选了中国当下那些正在发生的企业案例,以供同学们模拟实战背景,进行思维、分析的演练。每次案例讨论后,我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出点评,希望能够将单纯的讨论升华为系统的知识和理论。”

对于当下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而言,该不该转型、什么时候转型以及该怎样转等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他们,而芮教授对此点明道:“这些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如何成为长寿企业。我开设这门课的初衷就是想通过介绍前沿管理知识、分析经典企业发展案例,来帮助EMBA的企业家学生们实现这一远大的目标。”

为此,芮明杰教授提出了自己主张的“三先理论”:先知、先觉、先行。“先知”就是把握未来趋势,“先觉”指具备良好的判断和分析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先行”:以优秀的执行力作为支撑。通过“三先”理论,芮教授致力于培养同学们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的战略思维。

多年来,他一直是EMBA项目中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当问及怎样才能上好课时,芮老师把上课心得归纳为两点:思想和表演。一个老师上课精彩,必须会表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学生自然会不知不觉被吸引。但是真正让学生受惠的,却是那些课后还值得慢慢消化的思想。有思想必须在课后要有学习有研究,必须不断有新的东西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