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 专题,今天,大陆向台湾企业家学什么?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 专题,今天,大陆向台湾企业家学什么?> 正文
复旦EMBA 专题,今天,大陆向台湾企业家学什么?
时间: 2024-03-06 20:15:32
来源:
浏览量: 316
幸好有台湾! 这是许多大陆游客到宝岛观光之后的最大感受, 不仅因为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更因为这里存留的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

文化同根,经济同轨,对于大陆企业家而言,拥有更长历史与成长经验的台湾企业又有哪些特别值得学习借鉴的呢?对这个问题的共识,直接催生了近年走访台湾企业的一股热潮。

但是,如果视角投向海峡两岸的第一个高端双学位教育项目——复旦-台大EMBA班,这个问题就简单得多了。这个班60位企业家学生中,一半来自台湾,一半来自大陆,他们聚在一起的缘分,就基于彼此的相互吸引与赏识。换言之,大陆企业家向台湾企业学什么,不就是这个班的大陆同学该向台湾同学学习什么吗?

在复旦EMBA同学圈中,一直有句广为流传的口号“二人行,必有我师”,意为向身边的同窗学习大有裨益。调查发现,大陆同学最希望从台湾同学企业那里学到的有三点:一,台湾优势产业的发展经验,比如文化创意、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创业机遇? 二,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比如劳动力密集型的纺织行业如何突破人力瓶颈? 三, 企业二代传承的模式,比如两代人之间如何平衡?

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分别以四个真实的台湾同学企业为例,一起去看看“过来人”都是怎么做的。

任建诚:纸风车的创意创新路

(任建诚,复旦-台大EMBA校友,台湾纸风车剧团团长)

堂吉诃德曾经说过一句话,“身为一个英勇的骑士,本来就应该帮助别人。相信自己,坚持到底,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台湾纸风车剧团团长任建诚在儿童艺术领域已经有近三十年的从业经验,曾经是很好的儿童剧演员、儿童戏剧老师,大学毕业主修的是舞美。1992年创立纸风车剧团,其梦想就是带给孩子想象与创意。

1,以创新带动灵感永不停歇

作为文创产业,带着创意去搞创作是纸风车一直的坚持。纸风车以儿童与生活为核心价值,最重要的一个是创意,一个是品质。

纸风车剧团的创新,首先表现在主题、故事的选择上有不一样的方式。比如做“十二生肖”系列戏剧:2006年的《猫捉老鼠》,是传统国乐结合现代剧场的音乐剧。2008年的《爱牛的礼赞》——动态的“牛百科全书”在巴黎上演。还有一些创意用于串场,比如用 《守株待兔》的剧,衔接上下半场的休息时段。

除了故事的主题外,在演出形式上面的创新主要表现为大胆的文化融合。

龙年的《哪吒闹龙宫》,是用台湾传统的布袋戏跟京剧结合的演出。《白蛇传》,首创用花灯偶来演出儿童剧,用西方的偶戏结合东方的花灯做出具体身段,可以跑来跑去。

另外,做剧场的人必须要有创新。

人们看 《堂吉诃德》 3分钟的片段——经典的大风车,秉持正义的精神,举起长矛迎战,这是经典的世界故事。但是,他要带孩子到哪里去? 纸风车剧团给出了颠覆传统的答案——到银河去,寻找夜明珠。

剧团研究了很多肢体的想象以及创意,在银河上面会遇到超级大的四头龙,这个龙会从舞台上面飞到所有孩子头上。整个故事到最后谈的是骑士跟孩子的友谊、人与人之间互相的信任以及爱。这个戏第一次到北京国安剧院演出的时候,小孩子甚至感动到掉眼泪。

这种视觉上的实验,必须要跟之前的表演方式不一样,纸风车必须要去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在整个演出当中,要运用剧场的想象力去实现孩子的想象。

孩子们在剧场里面的喜悦,有的时候很难说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戏剧传达给孩子的,是真实的想象力,孩子看到舞台上所有的东西,都会相信这是真的。

2,关注儿童创意、美学、爱与关怀的能力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因为未来的人才就是现在被栽培的孩子,他们将面对全世界的竞争,所以纸风车剧团一直希望提供给孩子三个很重要的能力:创意、美学跟爱与关怀的能力。唯有创意才能够为这个世界解决问题;拥有美学,就可能给这个世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所有的戏主题万变不离其宗,就是爱与关怀。

纸风车的想象可以跟孩子直接互动,比如跟世界名画互动——艺术家的画作,它可以变成立体,原画放大跟真人同样比例之后,孩子们可以进去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