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 学长分享: 创造力与创新流程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 学长分享: 创造力与创新流程 > 正文
复旦EMBA 学长分享: 创造力与创新流程
时间: 2024-03-06 19:46:19
来源:
浏览量: 294
苏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系主任,2015复旦大学EMBA美西游学带队教授。

DAY3

创造力与创新流程

今天在UCLA结结实实上了一天课,同学们虽然看得出都比较疲惫,但仍然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

上午是由复旦EMBA的资深任课教师、UCLA的张实教授主讲“创造力与创新”。

张教授的讲课生动而风趣。步步深入,循循善诱。他从亚马逊案例入手,让大家思考亚马逊的创新之处,以及为何从卖书切入的奥秘。这主要是因为书是标准化的产品,相比较而言最容易配送,而且从顾客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喜好和其他方面,为进一步从事其他商品的电商打下基础。

然后张教授又从心理认知角度,提出正能量情绪更能使人创新,并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谈到文创产品在东西方的不同创新路程,听来颇有启发。(苏注:创造力的产生牵涉到很多方面,心理、文化、社会环境、组织氛围,如何使一个民族具有创造性,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下午的课程是由UCLA的帅哥教授Guillaume Roels主讲“创新流程管理”。我有5点感悟分享:

创新的重要性。洋教授对此还与时俱进地引用习大大语录“中国必须依赖创新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支持自己观点。

创新并非一种“高大上”的工作,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那种大规模、运动式的创新,例如暴风骤雨般、如瀑布倾泻式的创新,不仅成本巨大,而且效果不彰。

对于企业而言,要有持续创新和改进的理念和行动,将创新渗透到企业运作的每一个环节。Roels 教授列举了管理学界熟知的丰田汽车公司的精益生产、准时化经营(JIT)、看板管理、生产线上任何一个工人都可以拉动开关叫停等例子(注1),来印证这一观点。(苏注:这不禁令人联想起美国管理学家哈默(Michael Hammer)和钱皮(Jame Champy)于1993年提出的“流程再造”(Process reengineering)理论(注2),这就是一种流程管理创新,我还曾写过论文专门论述这一理论)。对于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追根溯源,连问“五个为什么”。

创新过程中,要重视创新的方向正确,增加创新观点的数量和质量,注重最初能有较大差异性的创新观点,这样才能提升创新活动的质量。

要很好管理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创新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如不加以妥善管理,将影响企业效率,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注1: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源于丰田生产方式,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世界上1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花费5年时间,耗资500万美元,以汽车工业这一开创大批量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JIT的典型工业为例,经理论化后总结出来的。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Just In Time(JIT),翻译为中文是“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核心是:追求零库存、追求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企业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人本主义等。

注2:流程再造的核心是面向顾客满意度的业务流程,而核心思想是要打破企业按职能设置部门的管理方式,代之以业务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管理过程,从整体上确认企业的作业流程,追求全局最优,而不是个别最优。典型如哈默的四阶段模式:确定再造队伍、寻求再造机会、重新设计流程、着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