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 新生创业故事:拥抱广阔的新能源天地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 新生创业故事:拥抱广阔的新能源天地 > 正文
复旦EMBA 新生创业故事:拥抱广阔的新能源天地
时间: 2024-03-06 09:50:24
来源:
浏览量: 287
传统产业的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李喆却和他的父辈们一起迎难而上:他们创新性地将新能源产业“嫁接”到传统农业中,不断艰辛摸索,也不断积累经验,更为后来者树立了典范。在复旦EMBA的课堂上,年轻的李喆要再度实现自身的“转型”: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持续前行。

拥抱广阔的新能源天地

李喆

浙江天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喆,正好遇上父亲的企业启动“二次创业”。他有幸参与到父子共同创业的过程中,从传统能源行业的配套产品转型到新能源,从技术、研发到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各个领域都摸爬滚打了一圈,历经十年磨砺,逐渐将自己锤炼为企业新一代的掌舵人。

作为新生代创业者,李喆不仅秉承了父辈善于坚持、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更深深地体会到,在互联网的大平台时代管理与合作的重要性——在这个春天,他来到复旦EMBA的课堂,正是为了探索企业长远的发展之道。

李喆的父亲未雨绸缪,在2005年国家颁布《可再生能源法》时,希望能够从传统能源行业转型到新能源行业。可是当时大众对新能源还没有太多的认知,觉得那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公司的小股东大多持反对意见或者冷眼旁观。压力之下,李喆的父亲仍然在产业转型的重大决策上坚持了下来。

2007年,李喆和父亲开始在青藏高原建立示范园区。在半沙漠化的区域,耗时三年,终于建成了完全依靠太阳能供水供电的循环农业示范园。父亲的吃苦耐劳精神鼓舞着李喆,三年中,他日出而作,体验着农忙的艰辛。这块示范园区最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由此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经过十年的艰苦磨砺,李喆渐渐地开始独当一面。工科出身的他,刚开始负责的是技术、研发、设计的工作,然后慢慢拓展到生产管理,继而辗转到市场营销。如今,公司的实际运作全权交由李喆管理,父亲则担任董事长,对重大决策给予意见。作为企业的接班人,李喆看到了互联网的力量,提出了新能源农业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战略,更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趋势。

新能源农业当下正处在一个上升的阶段。不少大公司纷纷准备介入,李喆认为这既是竞争,又是机会。“竞争会促进行业更为健康地发展,此外,大公司的介入,能让市场更关注新能源农业,扩大市场容量。”李喆明白,仅靠一己之力难以推动整个行业,他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的同行积极参与,把新能源农业推动起来,降低成本、提高技术,让新能源的成果惠及到更多的民众。

目前,李喆管理的浙江天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用太阳能解决电和水的问题。尤其在太阳能光伏水泵系统方面的研究,获得了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专利技术,被国家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正式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他们开发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已在国内浙江、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区进行了示范应用。

如今来到复旦求学,李喆将自己比喻成“一块拧干的海绵”,渴望吸收更多的管理知识,提升个人的管理能力,进而带动企业的发展。“复旦是一所人文气息浓厚的大学,我也希望借此机会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李喆坦言。

与大学阶段相比,李喆认为EMBA的学习更有目的性。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会实际的管理方法、培养管理新思维,并且运用到企业的实践中。复旦EMBA开学的一系列精彩活动让李喆倍感惊喜,他感受到了浓郁的学习气氛,更点燃了心底求知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