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复旦EMBA 新生分享,走向前台的80后海归“创二代”
首页 > 资讯 > 复旦EMBA 新生分享,走向前台的80后海归“创二代” > 正文
复旦EMBA 新生分享,走向前台的80后海归“创二代”
时间: 2024-03-06 09:40:30
来源:
浏览量: 286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家族创下的事业和财富是用来享受的,作为家族企业的继承者也是很令人羡慕的。而在今年的复旦EMBA新生中,却有不一样的“创二代”:他们都有海外求学的教育背景,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创造的激情;他们继承了家族的事业,却又不仅仅是“继承”,而是坚持创新求变,实现新时代下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他们是80后,依然年轻,依然有无限冲劲和可能。在复旦EMBA的课堂上,他们将迈出新征程的第一步。

困境中寻求新突破

林朝龙

福建万朝实业 董事长

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完成本科学业后,林朝龙在父亲的催促下回国。他心里明白,将要摆在自己面前的,是偌大一个家族企业,和许许多多人期待、审视、质疑的目光。作为一名别人眼中的“创二代”,林朝龙知道这个称谓下承载着很多说不出的压力,但他的心态十分平和:他已经做好准备,去赢得胜利。

林朝龙的父辈在上世纪90年代从事贸易,并渐渐涉及商业、地产、制造领域,建立起一个围绕房地产行业的商业集团,旗下有许多项目、工厂,所以有很多地方可供刚刚归国的林朝龙“试手”。

“我的父辈那一代十分重视实业,他们经常说实业需要管理,需要与人、与社会打交道,所以不想我在象牙塔里呆出一副书生气来,他们希望我回来学学做人。”刚回国的林朝龙开始从事一些新的项目和招商规划,做过基层销售,也负责过地产收购。虽然父亲的意愿是想将其一生本领悉数传授给林朝龙,但林朝龙的心里却涌动着另一种冲动。

“家族是从事房地产的,我在英国读的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回来后也是在家族的经营范围内打拼。但2012年我们碰到了一个市场瓶颈,疯狂的地皮竞争使得我们丧失了拿地优势,相比国企、上市公司以及当地龙头企业来说,我们的竞争优势就略显不足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考虑的是‘变’,而父辈的倾向则是‘稳’。”林朝龙对这种经营之道上的分歧轻描淡写地带过,但谁都知道这是攸关企业未来走向的决策点。

“本来家族企业就有向地产服务和工程质量转向的战略决策,我们也构思过前十年用地产养物业、后十年用物业养地产的布局,但目前的情境下,继续在地产行业钻牛角尖太过于局限了,我看到了这个困境背后的一个机遇。”随着拿地困境的出现,眼光敏锐的林朝龙发现自己手上多出了许多现金来。这笔本来应该用于收购地皮的资金,因为无处流动,只能囤积在手上。“这笔钱如果拿去借贷,我知道他们也肯定是用钱去拿地,但我都拿不到他们能拿到么?”林朝龙就想,为什么不把这笔钱作为自己的投资资本,以此为契机,在困境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呢?

顺境中更要讲管理

徐云飞

江苏金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峰集团在江苏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主业金峰水泥,是江苏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五年前,金峰进军房地产领域,为了企业的传承,从海外毕业两年的徐云飞接过了这一领域的创建重任:他从零开始学习房地产知识,组建整合团队,积累行业资源,将房地产这一板块做得有声有色,有力地拓展了金峰集团的商业版图。

从韩国留学归来的徐云飞,刚毕业时在银行工作了两年。其间,家族的金峰水泥突飞猛进地发展,到2010年销售突破了187亿。与此同时,金峰集团拿下了不少地块,也到了开发的时期。徐云飞深知传承家族企业责任重大,他毅然承担了金峰房产的项目开发工作,由此开启属于自己的事业征程。

从水泥到房地产,虽有联系,但本质不同。父亲能够提供给徐云飞的主要是资金和土地的资源,至于技术、管理,以及房地产行业的资源,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徐云飞形容,那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2011年正是房地产的整合期,在房地产行业不是那么景气的情况下,徐云飞对整个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项目开发的65个环节,每一个环节他都事必躬亲。摸索团队的整合与架构,探索市场的宣传与营销,在不断的学习中,徐云飞也在不断提升自己。虽然那段时间他每天只能睡3到4个小时,但那也是他“成长最快的一个时期”。

在徐云飞的不懈努力下,金峰房产构建了成熟的团队,先后开发了一系列项目,总开发建筑面积达185万平方米。金峰集团旗下,除了金峰水泥、金峰房产之外,还包括金峰钢帘线、金峰物业、金融服务、恒丰传媒等板块。徐云飞在负责金峰房产之余也广泛地参与到了其他板块的运作中,包括与房产相关的物业领域、金峰水泥的管理工作、金融服务板块下计划中的新三板上市、金峰钢帘线的整体发展战略等,件件都是“难啃的骨头”。

但也正是在广泛参与集团建设的过程中,徐云飞发现了集团管理上的问题。早在2006年,金峰水泥就意识到了管理上的不足,但是由于销售的突破,管理上的弊病被掩藏了起来。2009年和2011年,因为同样的原因,集团没有对管理进行更大的改进。徐云飞在参与集团运作时,主要着眼于管理,对工艺、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进行了充分的诊断和调整,使得集团的抗压能力更强。徐云飞很认同“身修家齐而天下平”的理念:“只有自身的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市场才会向你打开大门。”

适逢复旦大学建校110周年,这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学,是热爱文学和历史的徐云飞理想的求学之地。来到复旦,徐云飞希望接触更多优秀的企业,结交更多的朋友。他感慨地说道:“一直留在当地,也许会有优越感,但我不想做井底之蛙。来到复旦,也许会碰到比我更年轻的企业家,见识到更大的企业,对自己会有更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