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长江MBA李清昊:布局百万亿级市场,让好的财富管理业务一键可得
首页 > 资讯 > 长江MBA李清昊:布局百万亿级市场,让好的财富管理业务一键可得> 正文
长江MBA李清昊:布局百万亿级市场,让好的财富管理业务一键可得
时间: 2023-11-24 16:07:55
来源: 长江商学院mba
浏览量: 399

20多年前,那个热爱辩论的少年恐怕不会想到,自己未来会有这样精彩的经历。


作为金融科技公司NewBanker(牛投邦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和CEO,长江MBA2010级校友李清昊有着丰富的跨界经历。他曾在中央电视台做过档案管理员、人事专员、驻美记者,也做过财富管理一线员工、副总裁;曾孤身游走在川藏,也曾置身英美商界。他喜欢折腾,也善于在每份工作中发掘出有趣之处。在这些经历中,似乎缺少了其中哪一环,都不会成就今天的李清昊。


成立七年,牛投邦专注于为金融机构提供营销和财富管理业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逐步搭建起一个更为有效、更开放的资产管理连接财富管理的产业互联生态。公司连续三年(2021-2023)蝉联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双50”称号(Fintech 50),被福布斯亚洲评为“亚太区2022年值得关注的100家创业公司”。同时,牛投邦也是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李清昊眼中,世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如若一定要找出其中的一丝确定性,那便是努力。如今中国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行业已是一个拥有300万亿规模的市场,位居全球第二,他希望在团队的长期努力下,NewBanker能够让好的财富管理业务,“一键可得”。



一个爱好引发的

蝴蝶效应

01


用李清昊的话说,“我是搞辩论出身的”。


读高中时,除了忙碌的学习,李清昊最大的爱好就是参加辩论会和观看辩论比赛,也因此与新闻结下不解之缘,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本科。回顾四年的学习生涯,他觉得“给我影响最大的就是:要做个好人,要说实话”


毕业时,李清昊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中央电视台。尽管他最向往新闻评论部,却阴差阳错被分去了人事部门,从档案管理做起。


就在这份看似枯燥的工作中,李清昊却意外找到了乐趣。那时总有人问他档案里的年份信息,为了方便,他干脆把档案和记录都背下来,并认真分析和思考不同人、不同部门之前的历史沿革和相互关系。以后再有人问,他不用查档案就能准确地直接告诉对方。因为用心,李清昊获得了领导的认可,也被安排了招聘和调配等更加重要的工作。


在招聘岗位工作三年后,李清昊的职业生涯再次迎来转折——2006年,中央电视台为了更好地培养年轻干部,需要安排年轻人去基层锻炼,他被选中到青海工作。在那里,青藏公路建设的困难与牺牲给了他巨大的思想冲击,而西藏朝圣者们的信仰力量更是深深震撼了他。同时作为锻炼基地的“二把手”,他也学会了“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带队伍、做贡献,如何与藏、回、蒙、土等各民族人们合作,分担责任,分享快乐”


青海基层锻炼结束后,李清昊又公派前往美国工作,成为中央电视台美洲台台长助理。三年间,他亲历美国大选的全程直播,先后参与组织2次G20报道,2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报道;随国家领导人对美进行访问,协助建立了英语频道在全球多个地方的报道网络。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走过了美国30多个州,也大量接触了美国企业、智库、律所、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和媒体部门的精英。



创造实实在在的变革,

结缘长江

02


在媒体的职业生涯和在美国的经历,让李清昊对商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商业可以让他创造“实实在在的变革”。于是,他决定转而求学,回炉再造。


彼时,李清昊已经拿到了康奈尔大学商学院的offer和奖学金。但他在一次康奈尔校友的聚会上,发现大多数人毕业还是选择去金融机构或咨询公司。他认为,出身顶级商学院,如果不能从0到1地真正创造些什么,“这点让我没办法兴奋”,他还是想折腾。于是他放弃了这个常青藤学校的offer。


2010年回国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清昊陪朋友到长江商学院面试。在面试现场,他发现长江是一个很有创新创业激情的地方,这与他追求的不谋而合。当时李清昊已决定要在金融相关行业创业,只是他担心自己的教育和工作背景,转行金融可能会力不从心。为此他专门请教了长江金融学的曹辉宁教授。曹教授告诉他:金融,首先是传播,其次才是数学。“You have no idea on math, but you have very good skills on communication.”曹教授的一席话让李清昊重拾信心,他决定申请长江金融MBA。在申请材料中,他写道:


我是一个非典型金融MBA的申请人,但却是一个典型的、经历丰富、能够经得起考验、爱学习、爱工作的好学生、好员工。


回顾这段经历,李清昊觉得,选择什么商学院,一定要跟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设计相关。他是带着非常强烈的换赛道、换职业生涯的目的来读商学院,就是为了链接到未来10年、20年、30年自己喜欢的行业和领域去。


 “其实我数学不差,但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必须非常认真学习、做作业、参加小组讨论,不然毕不了业。”李清昊回忆起这段学习生涯,感到既充实又快乐,受益匪浅。


在李清昊看来,在商学院读书期间最重要的就是严肃、体系化地看书学习,一个重要的学习对象就是学校的图书馆。


我特别喜欢长江的图书馆,那里有很好很新的英文书,尤其金融财富管理、金融科技领域方面的书非常多,而且可以借回家看,我经常抱着大部头的英文书回去读。


教授和同学也都是很好的学习对象。李清昊觉得全班90%以上的同学都比自己强,能从很多同学身上学到他们对自己工作和所在行业的认知和观点。同时,读MBA是少有的能跟不同年龄的人一起学习的经历,可以看见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是怎样的状态。通过比较和观察,判断出自己能做什么样的事情,或者如果想成为某个人需要怎样的训练。有问题还可以随时去问教授,比如他经常会去问教管理经济学的Brian教授一些离开学校根本没人会搭理的问题,而教授每次都会耐心回答,“这对我很有帮助”。


让好的财富管理业务

“一键可得”

03


从MBA毕业时,李清昊进入宜信,从事他心心念念的金融行业工作,并快速成长为宜信财富副总裁。但在他心中,创业仿佛是他人生中一定要做的一件事。


在决定创业前,李清昊和创业伙伴贾贵决定以财富管理作为切入点,但具体的业务方向还没有清晰的概念。“很多创业公司是想清楚了再去做,而我们看到了行业非常多的问题,选择跳出来,先去采访这个行业。”


他们采访了大量财富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家族财富管理公司的一把手等。在深度沟通中,李清昊发现,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运行基本是基于人和原始工具,大量企业依然采用EXCEL和PPT作业,甚至把客户都记在小本子上,与客户的互动也只是在网上搜索一些公众号文章发给客户。“整个行业缺少一套标准的数字化系统,一个有效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一整套财富规划与服务的平台工具”,他看到了机会。


2016年,李清昊和贾贵创立了北京牛投邦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简称“NewBanker”),将之定位为一家为财富管理机构提供技术、资讯和研究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在创业过程中,李清昊每一天都要面对拷问。没有人告诉他答案,压力也没法排解,他只能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在面对挑战的背后,李清昊的坚强来自“被需要感”,被需要就意味着有价值。“一开始我们做公众号、写文章,被市场发掘后卖出去了;后来我们决定做SaaS(软件服务)、CRM(客户关系管理),不仅有人买,还有大量人去用;再后来,我们决定做行业培训和供应链支持,一些财富管理行业的创业者学习后,不仅成功创办了企业,而且还赚到了钱。”


自2020年以来,牛投邦通过为中国金融机构,尤其是大中型公募基金及资产管理机构提供全面的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快速进入大客户市场。NewBanker的解决方案,实现了“端到端”连通基金公司、广大渠道机构的客户经理和终端客户,颠覆了原有资管机构营销系统的传统业务架构,不仅连接了基金公司和分销商,而且还提高了中国数百家中小型银行建立自己的财富顾问业务的能力和效率


迄今为止,中国超过80%的头部资管机构均已成为NewBanker的客户,累计直接连接和支持了超过50万名的理财顾问和客户经理,开展围绕基金产品的营销、销售和售后陪伴。2022年,NewBanker入围福布斯亚洲发布的“亚太区2022年值得关注的100家创业公司”,连续三年(2021-2023)蝉联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双50”称号(Fintech 50)。


产品和服务不断得到市场的认可,是李清昊最大的成就感和底气。


如今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已发展为一个拥有300万亿规模的市场,里面管理着中国14亿人的资金,是一个关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在李清昊看来,这样一个百万亿级的行业,正在发生从客户需求、到产品供给、再到服务模式的不可逆的、结构性变化。对中国数以千计的金融机构而言,曾经的业务范式面临挑战,新的业务模型正在形成。数字化是驱动并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


NewBanker将有机会从帮助客户实现更好的企业数字化开始,逐步搭建起一个更有效率、更开放的财富管理产业互联生态。让好的财富管理业务,一键可得。


李清昊心中有一个目标:自己退休时,公司能写入维基百科(Wikipedia),其中这么描述:这是中国一家非常知名的、受人尊重的科技金融公司,它推动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走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依托的新时代


END

福利送上: 领取最新MBA笔试+面试真题+管综 / 英语(二)近十年真题的同学+ 助手WX:byh13011013169

也可以自己直接做个背景评估:

http://byhmba1002.mikecrm.com/enlY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