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长江mba李瑞:首席投资官的使命是做好“瞄准”,引领产业创新
首页 > 资讯 > 长江MBA李瑞:首席投资官的使命是做好“瞄准”,引领产业创新> 正文
长江MBA李瑞:首席投资官的使命是做好“瞄准”,引领产业创新
时间: 2023-11-15 12:57:45
来源: 长江商学院mba
浏览量: 421


作为建信股权的首席投资官,李瑞(长江MBA2009级校友)把自己和团队的工作形容为“瞄准者”或者说是“扣动扳机”的角色


建信股权,作为建设银行旗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从诞生的第一天起便肩负起了国家与时代赋予的使命,总目标规模达3000亿,致力于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数字创意等八大领域。


李瑞指出股权融资在支持科创类企业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投资的核心逻辑是关注:企业成长空间和核心竞争力。而企业在管理、研发、组织等方面是否拥有“独门秘籍”则是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如何让资本更好地捕捉和孕育创新,如何进一步推动产融结合,一直是他多年来探索和坚持的方向。


谈及长江金融MBA,李瑞说自己能从管理咨询切换到投资行业,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现实,靠的是大量的专业训练和金融知识的补充。MBA的学习经历、MBA的氛围与场域,给他提供了很重要的能力支撑,当他在面对行业里各种新的变化、创新时其实更有底气



“跨越”成长的时点

做出正确的决策

01


大学毕业后,李瑞就顺利进入一家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回忆起当初的选择,李瑞坦言当时是觉得咨询工作不仅符合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规划,而且能帮助更好地了解国内外真实的商业社会发展情况。对于理工科背景的他来说,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也是很宝贵的经验。


积累了几年工作经历之后,李瑞便为自己的未来规划了更为清晰的目标---做出两个“跨越”。第一,报考长江金融MBA(FMBA),从理工科到商科。这些调整对李瑞来说,并不是简单的嘴上说说,更需要大量的知识训练和基础知识的补充。他也一直希望能够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去武装自己和提升自己。第二是实现工作转型,从管理咨询到金融投资,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现实


他提到,“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是因为他认为投资更有意义,也更能调动自己的职业兴趣,并且希望能够终身为之而努力。”


后来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对李瑞而言,这两次“跨越”都是重要且正确的。“在特定的时间,做正确的决策”,李瑞这样总结自己的职业经历。


当时不觉得这意味着什么,现在慢慢地去体会,觉得MBA这段对我个人成长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价值也是非常大的。我也非常怀念在长江学习的这段旅程。



李瑞说自己的职业目标是要转向投资,而金融讲究一个“融”字。金融创新的一个原动力是来自于能够对不同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对不同外部环境迅速认知并把握。所以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讲“视野开拓”是非常必要的。



在谈及印象中的金融MBA时,李瑞提到了“专业、视野、信心”三个关键词。“这里有系统的课程体系,汇聚了众多学识渊博、造诣深厚的教授,通过他们的传道授业,自己能学到很多硬技能。此外,认识来自不同行业的优秀同学,向他们学习,开阔了我的知识面,也带给我更多创新精神。”


MBA这个氛围、这个场域,对个人的眼界开拓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给我提供了很重要的能力支撑,让我在面对行业里各种新的变化、创新时,其实自己更有底气



发挥主场优势

引领产业创新

02


如今,李瑞在建信股权(中国建设银行建信股权公司)担任首席投资官,他和团队负责管理多支国家级母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目标规模3000亿,希望能够积极发挥“金融国家队”的优势,同时充分用好建设银行在综合金融方面的资源,来支持各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和强调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推进产融结合。实践证明,产融结合能够增强二者间的互动,实现二者间的协同发展,金融资本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最终才能实现“1+1﹥2”的效果这也是李瑞一直探索和坚持的方向。作为首期FMBA班同学,他身上的这种使命感,也很好地投射了长江金融MBA“推动产融结合”的创办初衷。李瑞认为,金融不能是空转的,一定要有产业的支持,“产”和“融”要形成有机整体,才能真正发挥金融的作用。要坚持“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核心方向,始终保持金融人的使命感。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挥金融国家队的社会担当,以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正积极探索以直接融资的手段,特别是股权融资的手段去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在李瑞看来,股权融资在支持科创类企业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以软件企业为例,企业的资产主要为开发人员,产品为知识产权,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上通常没有充裕的固定资产,因此在传统的金融手段下,企业将面临融资难问题,难以获得较多贷款来支撑发展。而股权融资则以企业未来价值进行估值,更加看重企业的成长空间和市场地位。同时,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投资者成为企业股东,能够参与公司治理,规范企业治理方式,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此外,李瑞表示投资核心逻辑是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成长性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处的赛道是否具有巨大的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核心竞争力则主要体现为企业在管理、研发、组织等方面是否拥有“独门秘籍”。


然而,如何才能让资本更好地捕捉和孕育创新,进一步推动资本和产业间的融合?结合自身多年的投资经历,李瑞总结出了一套投资范式。他坦言,“虽然每个投资案例都有其特殊性,但从众多成功投资案例中可以总结出一个范式,一是要关注企业自身需求,二是关注投资团队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即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能够为企业提供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产品或服务。”


作为金融机构,推动产融结合需要从顶层设计、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去努力。其中,完善顶层设计,达成内部共治,是首要前提;加强能力建设,设计有效金融产品,是重要基础;完善人才引培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核心支撑。



金融管理者

更要注重内功积累和修为

03


在多年的金融从业生涯中,李瑞如今已完成了从执行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在谈及角色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时,他说,“作为团队管理者,除了拥有强硬的业务技能,还需要面临思维方式的转变,这对管理者而言是一项很重要的课程,管理者要能够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作为团队管理者,除了业务方面的“硬技能”,李瑞也十分注重团队的“软技能”,即主动性和学习能力。他说,“对投资行业来说,主动性是决定在未来职业道路上走多远的核心源动力。投资行业需要不断和新事物打交道,不能刻舟求剑,而是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不断汲取新知识。”


此外,他强调,“作为金融从业者,要管理好自身,不越雷池,不触碰红线,保持良好道德品质。”


在李瑞眼中,做金融需要内功的积累和修为。在被问到对新进入行业的年轻人的发展建议时,李瑞提到,“进入金融行业的年轻人不能只看到'高光'的一面,反而要做好'吃苦'的准备。需要加强自律自驱,保持对金融的敬畏,强化自身约束,同时要做好,增强知识储备,提升业务技能,积极开拓视野,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


在多年的金融从业生涯中,李瑞也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对金融工作的初心。可以说,进入长江商学院金融MBA学习,就是最好的印证之一。


END



福利送上: 领取最新MBA笔试+面试真题+管综 / 英语(二)近十年真题的同学+ 助手WX:byh13011013169

也可以自己直接做个背景评估:

http://byhmba1002.mikecrm.com/enlY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