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60-985
上岸长江商学院MBA,我的个人经历、经验分享
首页 > 资讯 > 上岸长江商学院MBA,我的个人经历、经验分享> 正文
上岸长江商学院MBA,我的个人经历、经验分享
时间: 2023-08-21 17:27:19
来源: 博雅汇mba
浏览量: 71

2021年,我在做了“工作十年”后的职业转型,决定到一家文化上市公司挑战创新业务,专注在新的赛道开辟,例如元宇宙、影视短剧、NFT发行等赛道。为了跟上发展节奏,我主动调整自己沉浸于“创业思维”。

从传统到创新,是我的成长路径,也是我的个人底色。

突破焦虑:工作十年的转型思考

“我希望在自己还有能力、有精力适应变化的时候,去主动迎接变化“。

我大学一毕业就加入了大型车企,在那里度过了10年青春。这10年里,余青主要负责的工作是采购。

通常来说,职场晋升的过程中,除非做到高层管理,大多数管理者还是会聚焦在自己的领域,很难了解公司整体运营的全貌。而我则在10年的工作中,沟通过整个公司所有业务部门的需求,更几乎把全公司的人都接触了一遍,这让我对于全局运营有了更深的了解。虽然每次采购过程上看起来相似,从了解需求到制定标准,在到选择性价比再到执行采买,但想把这件事做好,核心在于了解不同的需求背后的实质。我需要把整个公司的运营规则、架构,以及业务需求了解清楚,这比采买本身更重要。在大车企的工作成果斐然,曾带领团队完成了几十亿的采购,个人累计实现了几亿的降本金额,甚至还牵头优化了公司的采购流程,建立了作业上线以及评价机制。

我也一度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之一。但职业瓶颈期的焦虑也随之到来,在采购这个领域,再向前一步就跨越了职业的边界了。另一个背景是行业大环境的变化,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正在对传统车企造成冲击,新能源已经成为了时代的趋势。造车新势力本质上更像是互联网公司,所以它们的效率很高,而我所在的传统车企的流水线和体制、标准化程度早已完善,每个人都像是一颗螺丝钉,我觉得在有限的时间内重新调校公司这个大机器的运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步子会不知不觉慢下来。

要么突破瓶颈、要么寻求转型,这就是当时我面临的问题。但很快我否决了继续采购职能的想法,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成长速度很难在另一家车企复制,似乎转型是更好的选择。而且我希望自己能有一些改变,希望摆脱传统行业的标签,希望去高增长中的行业或企业。

目标确定后我开始思考自己转型的筹码。哪些是抓的住的技能?哪些是还需要补充的能量?那段时间我持续审视自己,问自己这些问题。我熟悉大型公司所有部门的职能架构、有成功的团队管理经验、有丰富的社会资源积累。但同时,我也缺乏更专业的战略能力和商业逻辑,这也是我选择来长江MBA学习的原因。

我周围有不少朋友都已是长江校友。通过朋友介绍和自己的了解,我对长江的印象是学习内容多元化、同学、校友质量高。我很看重MBA面试的过程,也对比过几家商学院,长江整个面试下来,我觉得不论是专业程度还是考量的维度上都更加明确清晰。

在选择商学院之初,我也曾经考虑过EMBA项目,但分析过后,我最终还是选择了长江MBA。

联考高分选手背后

在22级联考中我以高分成绩获得“联考奖学金”,分数超过200+。多年的工作习惯,让我极具效率和目标感,比如联考这件事。我的备考心得将总结如下:

1.“自学很考验一个人的自律和学习能力,而单靠实践总结的成本又太高”,所以我决定考前6个月报名“冲刺班”,重点关注押题和解题技巧。

2. 考前3个月,进入规律复习,平均每天花2小时看资料、复习、做题。

3. 考前1周,进入自我押题期。我在备考期间搜索了很多关于国家宏观发展方向的文献资料,比如十四五、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法规解读等。这些内容在答“综合管理的论述题”方面帮助很大。除此之外,把平时做题中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最后归总一下,集中解决,这样可以避免在考试中丢分。至于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我也预料不到,不过可能有押对题的成分。

福利送上: 领取最新MBA笔试+面试真题+管综 / 英语(二)近十年真题的同学+ 助手WX:byh13011013169

也可以自己直接做个背景评估:

http://byhmba1002.mikecrm.com/enlYODy